127.第127章 试炮选型

女侠独孤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明末英雄最新章节!

    出武安后从东昌打到邹县再从淄川一路走来直到攻克青州,张家队伍相对于自身需求,并不缺钱。

    这七十多门青铜炮虽然花费的铜钱原料就将近两万贯,为了在试制选型中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两千多人八万个工作日的工钱采用按每半个时辰一结根据工作进度及质量实时监督评价的原则支付。按照平均每半个时辰十六文钱的报酬掌握,折合除了基本的食宿外每月接近四贯钱的报酬,这比这时代一般群体出工的工匠收入高了至少一倍左右。平均每门试制炮的成本就高达四百贯左右。

    为了节约成本,在试制阶段没有大规模的制造相应的火炮车架和弹药车。所有的各类青铜炮在铸造完毕后都是安装在简单木块架上进行发射准备。每种弹重口径的炮只准备一种制车坊新赶制的铁轮带架炮车。

    什么样炮弹最有效?这往往也需要长巨额投入的实践,然而张海却通过印象中的历史经验确定了五种火炮做为主力火炮的备选方案:84毫米口径的四磅炮或“三斤炮”、95毫米口径的6磅炮四斤半炮、106毫米的8磅炮或“六斤炮”、113毫米口径的10磅炮或“七斤半炮”、121毫米口径的12磅炮或“九斤炮”。身管标准确定为口径的二十倍径左右。

    早在进攻青州之前的行军实践中,张海就对火炮重量原则有了初步考量。重量标准也选取了相对有意义的重量级别:三斤炮和四斤半炮都选择250公斤重的身管,以火炮身管的一般长度,这是六个人抬行长途越野的最大重量。六斤炮和七斤半炮选择400公斤左右的身管重量,这是普通的三匹马可以挽载并长途行军最大重量限制。12磅炮的身管确定为550公斤,连同车架就更重,对马匹的要求比较可靠。但是张海有信心选训出几百匹能够有效协作拉炮的马匹。为了在制造中精确的控制规格,负责在工匠中的各班监造的学塾弟子们很是花了一翻功夫。

    青州府衙前横贯东西开辟出的一条大道上,七十门试制出的火炮分成七组轮流按照规定可以达到尽可能大速度的装药量开炮测试。街道两旁建筑内的居民都已经被集中迁移到别的里坊内。

    火炮的标靶则是部署火炮发射出一里距离以内二十多排四百多长六尺高五尺宽的一寸厚度左右的木板靶。按照一般的经验一寸厚的木板大致相当于一个只拥有中等防护的亚洲冷兵器士兵。

    接连不断的巨大炮声在冬季的空气中直传到城外数里之远,引的那些冬日的清晨中刚刚醒来的明军城西营大营中的军兵一阵阵恐慌。青州之战中从投石雷到不知用什么方法打到很远距离上的铅弹带来的印象还很深刻,直到没有发现四周的人有伤亡的迹象才逐步按下心来。

    “是不是城内的贼人发生了内讧?”

    “也有可能是想引我们上当吃亏的‘假内讧’。”军议中,各副将参将们纷纷议论道。

    杨国柱此前一直有些紧张的心却在接到昨天的消息后有些底气的舒缓下来,安慰众人道:“我们不用管它城内的贼人发生了什么如何打算。南方战场早已传来大捷,三个月前从南方起程的大军、陕西军、加上我们北方边军的后续部队将于一个月后云集于青州会剿这股强贼!”

    若是以往听到杨国柱这样说,下面的军官肯定会对外省的大军抱以轻视、埋怨,担心那些人抢功。可经历过青州城头下的交战后做为先锋赶来的众将只盼望那些友军能够早点儿到达,也在这青州城下吃吃亏才会理解自身的苦衷。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临近会剿的时候加强巡逻,不要再让城内的大股敌人逃出成为流寇。即可,实在不行,就算吃不下也要跟踪和缠住这伙强贼!”杨国柱见诸将的神色也不由的暗自摇头,毕竟很多人都已经清楚这根本就是难以做到的事儿。

    可当东昌府赶来的辎重队冒着寒风把第一批新仿制出来的四千多门臼铳及几百门大小臼炮及其配套的弹药送来的时候引来城西大营中诸将不由的赞叹,心也放下来很多。

    “诸位!我们其实还是要感谢东昌府的卢大人,感谢圣上和厂公爷!早在武安之战以前,对这些简单却又实用的火器仿制就早已在进行之中了。”虎大威也欣慰的向众将讲道。

    按照以往的历史和经验,一件犀利的火器从传入到推广,时间进度那是以年为单位来进行的。然而远非崇祯时代可比强力且有效的皇权外加危机带来不少优秀人才的作用,使得这一时代整个朝廷的运作显然比以往要快而有效了许多。

    整整一个白天的火炮测试中七十门各型火炮分为十批累计发射了一百多批次近七百发炮弹,直到把准备的木拔打的千创百孔才算结束。

    每一轮火炮射击之后,街道两旁的测验员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对弹孔进行标注,以区分哪些弹孔是哪一门火炮造成的,并对不能再承受炮击的木板进行更换。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大约四分钟以内的时间完成。

    因为一些青铜炮的铅锡含量过高,再加上往往是以要求中理想的火炮装药进行测试,七百多炮的试射中竟然发生了九次炸膛事故,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几十次鼓包和裂口等险情,若是铁炮恐怕就是几十次炸膛了。当然因为在试炮场所建立了可以快速躲入的工事堡垒。在繁重的试炮过程中由李峰刘洪涛等人亲自监督,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些事故的代价终究考验出了最佳合适比例的高铜分比例介于黄铜和青铜之间的炮铜。

    白天的试炮之后参与试验的一百多弟子们并没有休息,而是连夜进行分析进行总结。张海也亲自参与凌晨时进行的最终总结讨论。

    “毫无疑问,三寸六分六的九斤炮是最合适的选择,我们以前觉得四磅炮或三斤炮更好的想象并不正确。”结论显而易见,刘洪涛直言不讳的说道。

    “就是五百公斤的身管太重了,我看只要不是对火炮寿命有太高的要求,使用二百五十公斤身管不知道会如何。”李峰并不怀疑白天试验得出的结论,只是觉得这炮的重量有些过重,会给几千人队伍将来的战术灵活性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