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关

永远十七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回到崇祯末年最新章节!

    城外的大地上充斥着阴戾的死亡气息,站立在城头之上的士卒们仍奋力的挥动手中矛戈,城中百姓的尖叫声再一次被厮杀怒吼之声淹没。

    自战争开始后,潼关守军拼命阻挡大明军队的攻击,可连日的苦战之下,城中诸人越来越显的虚弱和萎顿。

    若是潼关后方赵永烈等人的游击继续扩大战果的话,所有人都知道城池的陷落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潼关本身是天下间少有的雄城,易守难攻,更是西安的坚固屏障,但是在明军的炮火攻击下,残酷的实事正吞噬着城中人们心中仅剩的点滴希望。

    潼关将倾也只是在旦夕之间!

    在潼关城头东南方的一座角楼之上,有个年轻军人一脸的苍白之色,身上所穿盔甲也是染满鲜血,在他身边血迹斑斑的地面之上,更有是多具尸体,便是他也分不清身上的血到底是自己还是敌人的。

    城中到处都有着重伤兵卒刺耳的哭喊声,城下尸体散发出的恶臭弥漫在空气之中,自来到潼关之后,和众多众多的守城兵卒皆是浴血奋战,可战况仍然是岌岌可危,瞧着身边众多的兵卒渐渐伤亡殆尽,袁承志心里已存了死志。

    袁承志为守住所在角楼自己已是旬日不曾休息过,此时盘膝坐在角楼之上,恢复自身体力,夜色渐深,城头上的兵卒们也是困顿非常,攻城敌军时不时的做擂鼓做将攻之状,如此虚虚实实正是疲军之计,城上兵卒也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城下敌军的擂鼓之声听了下来,便听城下‘踏踏踏’的马蹄声传来,在沉郁的马蹄之响中,一个骑着灰马的骑士跃道攻城敌军的最前列,骑士全身被重甲包裹,可见的只有充满杀意的双瞳。

    骑士一紧马缰,灰色的马匹立时一声长嘶。正是山西总兵、威震天下的周遇吉。

    在骑士身后的兵卒也停止喧哗,只见周遇吉举起手中的长枪重兵,朝着身前的潼关一指,高声呵斥道:“荣光与吾等同在。”,立时他身后的兵卒也是高呼呼喊起来,声势之隆更是盖过漫天的喊杀。

    袁承志瞧着城下蠢蠢欲动的敌军,不由得攥紧玉佩,眼中已是掩不住心中怒火。

    袁承志心里清楚潼关若城破之后,只怕城中黎民百姓、妇孺儿童纵使能躲过兵灾之难,可饥饿、疾病依然无法逃脱。他紧紧一握手中的青钢剑,可内心也明白战败的局面已不可避免,潼关已难脱陷落的结果。

    城下敌军的号角又一次被吹响,攻城兵卒们静立不动,可口中的杀伐之声却是响彻云霄,

    袁承志所在角楼位于潼关东南,可说每有战事便是首当其冲之地,袁承志也是不知自己到底还能守住脚下此方角楼多久,到最后是不是真的就是个人亡、城倾、国崩的结局。

    外城郭四处角楼皆是守城的要地,本是要多派人守卫,可潼关之中本有三万之众,可旬日苦战之下城中能战的守军已不足半数,而对面攻城兵卒之中更有红夷大炮,战斗力、杀伤力都非是普通兵卒可以敌对。

    又是一场混战,明军和闯军都在浴血厮杀,直到天色昏暗,才算鸣金收兵。

    直到入夜,休息了许久的袁承志的眉头忽是一皱,耳中已听见有人腾挪而动的声音!

    只见在城下的敌军中,有三人以轻身提纵之术踩着陡峭的城墙而上,步履之间是如履平地,如此的能耐显然非是敌军之中的寻常兵卒,来的正是明军中的高手。

    他们皆是一身的黑色装扮,黑色衣衫之上更有厚重的帽兜遮在脸上,四人身形一错,已是将袁承志包围在最中间。

    黑衣人手执狭长细剑,对于使用此等狭长细剑的敌手,袁承志已是见过多次,他们是明军精挑细选的好手,时常暗夜偷袭,狙杀闯军中的将领。

    “投降吧,你们守不住的,现在投降,可饶你不杀。这是五省总督王大人早就交代下来的。”黑衣人说道。

    袁承志缓缓的说道:“这个提议听起来确实不错,可是……去你M的这些狗杂碎们啊!”。

    言语之初,角楼之上三人皆以为袁承志是愿意投降,孰料半句话之后已是暴起出手,只见袁承志盔甲一张,手中之剑已是击刺而动。

    袁承志手中青钢剑委实去得太快,身后的黑衣刺客也不免仓皇,见敌手剑锋已至,剑上带出的罡气已是让人众人刮面生疼,三名刺客情急生智,只听铿啷的一声巨响,已是同时用手中的狭长细剑立时挑动身前角楼地面之上的铺地的城砖,只见劲力一催,登时揭地而起的城砖掩杀而来,崩裂炸碎磅礴雨,如此层层坚阻,已可说尽数挡住袁承志剑招来路。

    只见袁承志在空中身形再腾跃而起,竟是以身上盔甲借风使力,然后转腕抖一片剑华,立时袁承志手中青钢剑立时剑势反抽而出,强劲的劲力摧枯拉朽将漫天青砖碾为碎末,顿时剑罡汹涌摧阻,已是袭至三名黑衣刺客身前。

    青钢剑不做丝毫的停顿,直朝最正前黑衣刺客的头上卷去,被攻击的刺客右手狭长细剑刺挺而出,在他身侧两名同伴执剑来救,三名刺客彼此间多有配合默契,救援而来的两人,一人封袁承志的进招之路,一人攻袁承志背后退路。

    袁承志手中青钢剑和正面刺客的利剑金铁一错,然后未持剑的左手趁机探出,一把抓在刺客肩头之上,然后腰身一扭,竟是在三柄利剑的夹攻之中,身形翻动之中已是跃至刺客头顶之上,正对袁承志的刺客忽觉头顶之上猛的一黯,然后听袁承志在两人错身之时,口中凝声发一字:“击—!”。

    此名刺客未及回身,忽觉喉间猛地一冷,竟是有剑光自喉颈只见透出,然后便见一寸青锋带着血色,剑上的光如惊破一场梦,余下两名刺客也是来不及反应,料不到袁承志的剑已能在一错身之间以逆刃背身发出,自己同伴的性命却在一个错身间逝去,只见刺穿同伴脖颈的青钢剑又是一收,登时脖颈上已是鲜血如注喷溅而出。

    所发生之事不过一瞬之间,剩下的三人心中是都一颤,如此一击必杀的剑术,实在是可怕,看着同伴倾在地上的一腔鲜血,众人已知袁承志的心中做了何种抉择。

    见同伴被杀两名黑衣刺客对看一眼,然后彼此将手中的狭长细剑一错,两柄剑每一交错必有如雷鸣的一声响动,两人合力施为之下,周身也是劲力翻翻滚滚,彼此虽是只相看一眼,未有出声,可在对方的眼中却都看出相同的意思,联手一击,立时两柄狭长细剑剑已朝身形仍在半空的袁承志击去。

    一剑刺死一名刺客,此时见后身两人夹攻而来,袁承志凭空发力,一掌劈空而出,竟是以反震之力转挪腾身,然后袁承志手中青钢剑散出一蓬精芒之光。

    两名刺客同时呵斥一声,两人四手共持双剑,剑刃以互击错动之势相拦。

    两人长剑交错终是接住袁承志攻来第一剑,可不待两人还未回过神来,袁承志的剑已是在此攻出,而攻的是如招式不断,攻的无止无休,那剑之中似是藏着倾泻不尽的愤恨之意,携手对敌的刺客起初还能接下两三剑,可之后便已是分不清剑势来路,只得护住周身自保。

    袁承志忽发一声长啸,立时一剑而下,已是将两名刺客手中之剑齐齐斩断。

    一名刺客立时高喊道:“快退!”

    只是袁承志岂能容敌手后退,身形窜起,转眼间已是扑杀至两名刺客身前,其掠如飞之间,手中剑势削砍而出,剑中劲、剑中罡已是笼住后退的两人,两人身形略微一顿,只在一滞之间,袁承志青钢剑的剑锋砍如其中一人的脖颈间,登时鲜血如注。

    飞溅的鲜血飙直接溅在另一名刺客的脸面上,那被枭首的刺客口中吃吃的吐出一:“你!”,然后一颗头颅被袁承志手中青钢剑挑飞半空,也就是在此时,角楼之上被挑起的漫天的碎砖、石块刚好落地。

    城头的刺杀并不影响天亮后明军的进攻。

    周遇吉很明白,如果刺客没得手,肯定是死路一条。但刺客即便得手,能够活着回来的也十不存一。

    潼关城下明军蠢蠢欲动,炮火当先轰击,随后无数攻城器械蜂拥而上。

    此时的袁承志正在环视周遭,一场激战之后,立身的角楼为红夷大炮的冲击崩塌了大半。

    他举头朝着城下战况望去,角楼的通口处有人疾步跑了过来,袁承志转头瞧去,只见奔上角楼的是个满身是血的年轻兵卒,身上所穿正是潼关闯军军服。

    来人看着近乎已经倾倒的角楼,更见袁承志身上竟是衣不蔽体,好半晌才缓过神来,立时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衣,待袁承志将外衣穿在身上之后,年轻兵卒方才开口道:“袁将军,邓将军让我请你过去将军府中议事。”

    来的年轻兵卒有些文秀的面孔,那脸面之上也是沾满血污,虽是暗中疲惫,可眼中却也蕴着精光,显然此兵卒也不是个普通简单的传令兵。

    袁承志问道:“邓将军既然让我入将军府议事,却不知道我走之后,此处角楼会由何人驻守?”

    年轻的传令兵回道:“袁将军不还有所不知,在方才之时,外城郭的四座角楼已失陷其三。只剩下袁将军你所镇守的此处角楼,不曾为敌军所掠去。也就我来之前,邓将军为防万一,已将城中仅剩八千闯军和百姓都陆续撤入内城之中。”

    说着年轻的兵卒也是抬头看着城外缓缓而进的大批明军。

    此时,城外红夷大炮又是齐齐发射,轰隆一声,整个潼关晃荡不休。

    袁承志摇了摇头,终于还是答应了,把部下撤入内城。只是,潼关外城落入周遇吉的手中,内城还能坚持几天?

    为防城中有敌军奸细作乱,潼关之中本已宵禁,潼关之中本已熄灯的人家都点亮了自家的油灯,袁承志能感受到蔓延的恐惧,仿佛只有靠近了灯火才能驱除心中的恐惧,更有很多年纪尚幼的小孩忍不住哭了起来,哭泣时候的声音确实断断续续,似胸口气息凝咽不畅。

    袁承志看着城外继续围拢的大明官军,在他眼中看着的却是离着潼关最近的那个骑灰马的周遇吉,那周遇吉似也是觉察道袁承志的目光,将手中长枪朝着角楼的方向一指,然后坐下烈马一声长嘶,然后调转马头而去。

    年轻的兵卒道:“只怕明日之后,敌人的攻势更烈。”

    袁承志也是不由得叹息一声,如此困守孤城,三日之后若真无救援之兵来到,可就真是回天无力了,然后跟在年轻兵卒的身后迈步朝着将军府走去。

    一路行来,袁承志便见潼关外城百姓也是尽数在退入内城。

    潼关守将邓苍华为大将军,这也是李自成等人害怕袁承志毕竟年轻,不能守得住潼关,派来助阵的老将。也多亏邓苍华老而弥坚,方才能让潼关危城不倾。

    只是面对如此的困顿之局,袁承志也知道若真有方略也不会拖到如此地步,所谓世事中的穷途末路不过如此,若真有救又何必拖至如此的地步方才动作。

    邓苍华主持军务的将军府位于内城南侧,路径之上满是城中百姓的哭喊之声,更有不少伤残士卒们止不住的惨呼嚎叫,袁承志看在眼中心中也是一痛,终于是跟着年轻兵卒行至一处高墙大院之前。

    步入门第之中,不想其中没有将军府该有的气象森严,院落之中多有小孩妇孺。

    见袁承志脸上有疑惑之色,带路的年轻兵卒言道:“袁将军有所不知,自潼关被困以来,城中多有朝廷军队的细作为乱,更有亡命之徒借机妄为,是以邓将军便将将军府之中院落移为城中妇孺孩童的避难之所。”,说着便又道一声:“这边请,府中正堂也早为老弱病残的休憩之地,府中议事之地,也改在邓将军的书房之中。”

    袁承志也曾听说起过邓苍华之名,其人治军严谨非常,为人却是又不争锋芒。据说邓苍华其人先学儒从文,最后又是弃文从武,征战之中左眼为流矢所伤。虽剩一目可能征惯战非常,寻常兵卒和邓苍华对目而视心中便有畏惧,只觉宛如虎目视人,最后邓苍华便有了‘虎目苍华,万里奔腾’之别号。

    步入书房之中,袁承志借着虚晃的灯影,便见有一人头戴虎首鎏金盔,身上也是革甲戎装,此人坐在一张案几之前,心知知此人必是邓苍华,而带路的兵卒俯身便要叩拜,只见邓苍华将一挥手,将传令兵卒的身形扶起,随即邓苍华一摆手,说道:“危城将倾之时,虚套的礼数都可面了,外城的百姓、兵卒迁入内城之时进行的如何了?”

    年轻的兵卒道:“再有半刻时间便可全数入城,只是囤积在外城之中粮草却只能运回小半。”

    邓苍华长叹一声道:“若不弃外城,只怕也难持久。待众人迁入之后,仅仅护卫内城,或许还可在多坚持几天。城中仍有不少奸细隐匿,你再带三百闯军去城内巡查,发现是细作,只要有证据,无论是谁都格杀勿论。”

    年轻兵卒道了一声是,然后转身朝书房之外走去,又听邓苍华嘱咐一声道:“彦升,千万小心行事。”,那年轻兵卒也没有回身,临步出书房门口之时才道:“孙儿明白。”

    袁承志这时才晓得,原来为自己领路的年轻兵卒竟是邓苍华的孙儿。

    待听不到邓彦升的脚步声之后, 邓苍华将头上所戴着的虎首鎏金盔缓缓脱下。

    袁承志便看到老将军盔下的满头白发,但见邓苍华将虎首鎏金盔举至胸前,方出言道:“此虎首鎏金盔乃是闯王赠送于我之物,我邓苍华本已老迈不堪,此刻临危受命,虽有誓死之心,可着实已没有力挽狂澜之能,有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说,可壮士白首已暮年,真的是为之奈何!”

    因邓苍华书房之中的烛火忽明忽暗,老将军所戴虎首鎏金盔也是半遮面颊,袁承志方才未能看清楚邓苍华的面目,只见手持虎盔之人是一头的白发,许久不曾脱下头上虎盔,被压迫的白发也是纠结成团,一张脸虽是孔武黝黑,而在鬓角处也是有着老人们才有的细密皱纹。

    将虎首鎏金盔举着旁边的烛火靠近一些,邓苍华瞧着手里的虎盔,低声道:“你看着虎首鎏金盔,从远处看仍是鎏金光鲜,可靠近灯火之后,你瞧这虎纹之中也是渐渐生出许多的锈迹。”左眼之上带着黑色的眼罩,剩下的独目之中自有慑人光彩。

    老将军将手中虎盔放到案几之上,然后才抬头看着眼前的袁承志。

    能有‘虎目苍华,万里奔腾’之称,不单是指邓苍华目中精光湛然,实则也是有赞其人明见谋略能意在千里之远。只此一目之视,袁承志也是周身真息一振,显然邓苍华不只是个年过六旬的名将,也是个内家修为已深的武者。

    邓苍华出声道:“此时凶险万分,只怕用一句九死一生也不为过,想要救潼关,只能兵行险着。”

    袁承志心头也是猛烈一震,此事潼关之外围城敌军有五万之数,潼关城中满打满算也就剩下万人的战力,但以邓苍华的身份地位,此时如此一说,袁承志心中有不能不信,立时出声问道:“莫非将军你真有什么良策,若是如此袁承志愿效死命。”

    邓苍华的独眼微微一缩,道:“危城如此困境,城中已无多少可战之力,我那里又来的良策。只是你若是能闯过城外敌军营地,直奔西安,请闯王发大军来亲自救援,而不要和王枫赵永烈等人的军马继续纠缠。”

    “承志,你看,城外周遇吉大军云集,又有红夷大炮助阵,潼关本来就是我们从孙传庭手中打下来不久,城郭都还没有完全修缮好,现在被红夷大炮轰击,塌陷是自然的。内城的好处就是红夷大炮轰击不到,我们可以凭借死战来守。”

    “所谓背水一战,城内的人没有退路,我想,守七日或许可以。所以你出去了,一定要在七日内把援军带来,不然,潼关丢,西安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