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散漫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许大人官场实录最新章节!

    “泗水县王金,安平县夏玉拜见许大人。”一进来,两个人就先一步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响头,态度之真诚,语气之谄媚令人为之侧目。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可不比三百年后的某个辫子国,在士大夫与官家共治天下的现在,一般百姓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至少跪拜叩首这种大礼,除非祭祀或是涉命之恩,正常人见面最多也就是拱手就好。

    许哲赶忙闪到一边,在大门外的时候他大大方方的受了礼,除了表示自己的愤怒,也有下了这群人面子的原由在里面。现在大家进了屋子商量事情,再受这礼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只是心里是这样想的,也不能冲上去拉起人来,只是淡淡的说道。

    “我可受不了这么大的礼,两位请起吧~”说罢缓缓的坐在位置上,随手拿起手里的茶水喝了起来。许浩元并刘大芳两人,则默契的占据左右两边,颇有左右护法的感觉。而且刘大芳明显认识其中某个老人,看着两人搀扶着起来,轻轻的‘哼’了一声。

    其中一位老人的身子明显一僵,面露尴尬之色,也就一小会的功夫,随即又若无其事的站到一边,许哲没说坐啊~

    场面为之一静。

    半晌,王金淌着眼泪对着许哲一拱手:“大人,泗水苦啊~”

    “泗水县濒临邕城,下属十八乡二十四个村落。这次地动,把咱们过半的村落都给砸啦,除了家里建了瓦房石头屋的稍好一些,那些个茅草屋子,几乎是倒了大半。外加山体滑坡,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而且地动那会,刚好是其中一个大集庙会,本身人潮拥挤,这么一震,踩踏事件随即发生,乡民们死伤惨重,几乎是人人带伤,户户挂白啊。”大集庙会,就是一个商品交易互换中心,由乡民约定俗成的日子开始,逐渐吸引人数前往赶集。因为庙会难得,临近的乡民几乎都会去赶集,或买或换自家的生活必需品。

    像是邕城目前最大的庙会,便是每年三月初三的赶集,地点设在邕城县城,也是整个邕城最为繁华的地段。不过现在随着码头区域的兴盛,可以想象,不出几年,就会在码头有个新的大集出现。

    王金抹着眼泪,这倒是真的触到了他的伤心点。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面对大自然的愤怒时人类的渺小的,想到那些在残垣断壁中扒拉或者根本找寻不到的人,王金不由恨透了自己,干什么把庙会设在那天,平白连跑都跑不了。

    “地动带着田里的粮食,都给糟蹋了个遍。本来还有个把月就能收成了,这下子全毁了。那时候一片混乱,大家顾着扒拉活人实在顾不上田里,等到反应过来田里的粮食已经开了芽,没法吃啦~”

    相比较泗水的灾难,邕城虽说也一起经历地动,但是由于人群分散,并没有大面积的人员受伤。因此邕城本地反应也很及时,以孙茂中为首的镇长带头抢救埋在土里的粮食,能挖多少挖多少,至少还是保证了一些存粮。

    有了粮食,哪怕不是很充足,老百姓的心里也就稍微踏实一些。再加上许哲来后先是灭了郝家得了大半银钱,借着机会趁机和安家搭上关系,又是皮货节又是外出团购采粮,各种东挪西撮的聚了不少粮食,乡民的情绪才稍微稳定下来。

    就这样,许哲也是一刻不敢放松心情,才刚刚有空闲就折腾出个冬运会,保证让乡民一直处于高速运动中,也就没有空闲时间东想西想。愚民愚民,古代士家大夫一直坚持愚民政策,保证识字人口的稀缺性,目的就在这里。

    但是泗水就不一样了,相比邕城四镇地域分散,山石较多带来的邕城乡民普遍居住较远,除非必要的市集,否则轻易不会聚在一起。泗水县地势平缓,草木丰盛,大多乡民还是以耕种为生,因此地动带来的灾害性相对聚集,人员伤亡也就相对较大。

    而地动后的第一时间,大家忙着在废墟中扒拉存活的人口,寻觅可以居住的地方和暂且入口的食物,地里即将成熟的粮食就下意识的忽略了。等到过了好几天,乡民在一窝蜂的跑到田里,即将丰收的粮食早已开了芽,开始散发出麦芽的香气了。

    一步错步步错,然后就是绝望的等待。虽说赵太守也算负责,第一时间就下令发运粮食到泗水,自己更是亲自前往泗水监督,保证粮食的绝对运达。但是雍州的支援毕竟有限,况且现在很多人为逃避税收,向来是将自己的户籍挂靠在大户人家。

    就比如许哲考中举人,拥有了减免一定赋税的权利。许家村便由阿爷出面,将一部分族产和些许良田挂靠在许哲名下,每年给予一定粮食做为报酬。良田拥有者省了赋税,许哲也得了实利,一举两得。更有甚者甚至举家挂靠在别人家中,做为名义上的仆从,自然也同时省去了人口税和兵役等等。

    若是在往年,自然双方得益。但是像遇到现在这个情况,那就问题大了。良田挂靠旁人名下或是隐瞒不报的,首先在官府的文书上,这部分人是没有田亩的,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损失粮食应得的补偿。

    其次更有举家挂靠在旁人家中的,官府登记时以仆从定论,更是连人丁都算不上。按照律例,这部分人口的所产所出向来由拥有者承担,说白了就是主家出粮养人,佣家负责做事。但是实际而言,这群人只是名义上的挂靠,主家并不会真的收缴粮食给予佣金。

    一来二去的,所有损失自然全部由自家承担,即便主家出于仁义给予一部分,也不够活命之粮啊。对于这种情况,属于众所周知的秘密,赵太守也不可能为这部分人额外增加赈灾粮,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王金巴拉拉的说着,站在一边的夏玉虽然面子上尴尬着,嘴上却是一句不少的符合着。两人虽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却都说到了。

    借粮。

    “借粮不可能!”

    一句话,许哲就把所有的期望给堵死。自家辛辛苦苦,鞋子磨烂了几双,家里望穿了秋水才得到的宝贝粮食,这边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得了好处。不用他们两个出这个门,周边其余的县城有一个算一个的就会全部踏破门槛。

    对于这个结果,王金二人早就有数。不说别的,任谁也不会说两句就给粮食。他们本身虽说是被支使着到许哲这里来借粮,未尝不曾有过趁机挟持的意思。但凡许哲弱气一点,后面有人撑腰的两人就敢换张面孔,将许哲县衙仓库里的东西扒拉个干净。

    现在既然许哲斩钉截铁的放话说不可能,王金二人对视一眼,大致也晓得眼前的这个年轻县太爷,并不是个好拿捏的。当即心中端正了态度,舔着脸小心翼翼的发问:“大人是想怎样为好,小的绝无二话。”

    许哲皱着眉头沉吟起来,看着两人现在的样子,邕城有粮的事情应该已经不再是个秘密,即便离着远的有人不知道,也会有‘热心人’主动科普一番。要知道这次地动覆盖了大半个雍州地区,缺粮的地方可是一抓一大把。现在打发二人离开很容易,但是之后如何面对源源不断的人群那就是个大问题了。

    一旦弄得不好,后面再有个推波助澜的,很容易就会引起众怒。到时候上官无奈,只好出面协调也就顺理成章了。而邕城一旦丧失了这批粮食的主动权,那么距离失去全部粮食也就为期不远了。

    所以粮食必须洒出去,这是盖棺定论的。但是怎么洒,洒多少,什么时候洒,那就是许哲应该拿捏的事情了。眼下的王金,夏玉二人,算是心思最为灵活的。他们两个知道邕城粮食有限,即便出粮,也是点到为止。东西少了,自然就是先到先得,腿快的占先了。

    因此自从收到消息,两家稍一串联,就立刻组织人手前往邕城。旁的不说,先敲锣打鼓的把第一个来的位置给占了。不拘怎么分配,总不会被绕过去。当然,两人心中也未尝不曾期盼许哲是个面嫩心软的县太爷,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因此许哲沉着脸不说话,两人也不催促,只是陪着笑脸在一旁候着,不时的端茶送水,比许蒙牛还勤快。反正名分已定,只要有粮分,自己两家铁定是跑不了了。要是邕城实在不肯分粮,到时候再翻脸也无所谓。

    “借粮不可能。”许哲再次强调:“大家什么情况心里都有数,真要借了粮食,什么时候还,怎么还,还多少都是个问题,不如不借。”虽然许哲对外放话这次购粮是邕城乡民的自发组织,但是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次是邕城官方的一次集体行动,而如果要放粮,自然也是由邕城安排具体事宜。

    这就牵涉到一个情况。民间借贷向来存在利息,这也是民间放贷利益链存在的基础。但是如果放贷人是邕城县衙,这个利息就不好界定了,万一有‘热心人’说这不是利息是贪污说得那就说不清了。

    而且邕城县衙如果做为借粮人,面对其他县衙的借粮,收粮的时候问题就会立刻出现。正所谓法不责众,县衙做为官府的象征,欠着官家的粮食,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借白不借的心思,一旦有‘热心人’稍作宣传,所谓的‘借粮’就会立刻变成‘送粮’。

    “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