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 清明

梁二叔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1768年:大恐慌最新章节!

    乾隆正在郁闷的时候,常大人到了!

    人都有这毛病,每逢心里边不舒服,遇到那些懂得揣摩自己心思的人时,便喜欢掏心窝子说道说道。他想让小太监去把傅恒叫来,但是突然想起来傅恒已经去了云南。

    恰好在这个时候,常大人象及时雨一样赶到了。听说常大人来了,乾隆正好憋闷得慌,吩咐小太监赶紧让常大人进来。

    常大人进了宫殿,给乾隆爷请了安磕了头。请安磕头时,他就偷眼观察乾隆的表情。

    常大人颇精通此道,他只要瞅一眼乾隆的脸就能把他的心思猜出个*不离十。乾隆吩咐他起身以后,他便低垂着手,恭顺地立在一旁,等着乾隆打开话匣子。

    “常大人,派往江南的密探可曾发回来消息?”

    “启禀万岁爷,这几天三三两两收到些情报回来,可能是割辫子隐藏得深,民间偶有议论,但是割辫子党倒还没有抓到。”常大人回答说。

    “唉,你说得没错,这帮人隐藏得实在是够深的。可是割辫子在山东快炸了锅了!”

    “山东不是有福汉大人在吗?谁不知道福汉大人做事缜密……”

    还没等常大人说完,乾隆朝着他摆了摆手说:“别给我提这个人,我现在想起来他来肚子里就窝火。”

    常大人听到这里,不由地一阵窃喜,他心里说:“有笑话看了。”

    尽管常大人心里面乐开花,他还是不漏声色地说:“当年福汉大人边境平乱,力保大清江山安稳如山,那可是功不可没呀。”

    “这话倒也不假,但是边境稳定却也不是他福汉一个人的功劳,再说了,如果我不是看着当年他军功显赫,自然也不会委以重任,调任他去担任山东巡抚。”

    “万岁爷赏罚分明,大清朝从上到下都是知晓的。”常大人不失时机地恭维道。

    “福汉带兵打仗倒算是一员猛将,但是治理地方能力就差得远了。”乾隆说这话时,不由地摇了摇头。

    “万岁爷,山东这地方乃是孔孟之乡,民风淳厚,从前我在山东任上的时候,山东什么时候让万岁爷如此惦记过。”

    乾隆没有说话,他想了想从前常大人担任山东巡抚时,山东确实没有过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福汉办事我倒是兢兢业业的,但是做事分不清轻重,抓芝麻丢西瓜,如今割辫子党在山东快翻了天了,他不是说用疆场上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查拿镇压,反倒跟小脚妇人一样计较些琐细的事情,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乾隆觉着说得不够痛快,索性把福汉递上来的折子从龙书案上拿起来,交给常大人,让常大人自己看。

    常大人赶紧伸手把折子接到手中,翻开,一字不落地逐字细读了一遍。折子上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内容,但是唯独没有提到梁六爷告诉他的那些事情,有关刘知府在徽州会馆题字的事情只字未提。

    常大人看完折子以后,折叠好重新放到龙书案上。他瞅了一眼乾隆,然后说道:“万岁爷,有件事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乾隆瞅了他一眼说道:“你有什么事情?”

    常大人咽下涌到喉咙的口水,缓了缓说道:“万岁爷,刚才户部当差的梁六从济南托人给我送来了一封信。”

    “你说的梁六就是福汉在折子里提到的那个?”

    “是,是,上次万岁爷命令我派他回山东协助调查刘知府的事情,我回到户部以后就派他连夜回来济南。”

    “从折子上看,这个梁六和被抓的刘知府似乎并没有什么瓜葛。这个梁六回京城了没有?”

    “万岁爷,不瞒您说,梁六被福大人给扣到济南了,说刘知府的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得离开济南。福大人递上来的折子万岁爷也看过了,梁六与刘知府压根就没什么牵连,可是不知何故就是不放他回来。梁六能干得很,如今户部忙得不可开交,他不在我跟前,我就跟掉了左膀折了右臂,干什么都不利索。”

    “福汉为什么扣留梁六?”

    “明面上说是刘知府的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骨子里却是冲着我来的,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呀。”

    “福汉与你有什么仇怨?”

    “我也纳闷此事。我和他素无来往,也不知道哪里得罪过他。梁六在给我的信中说福汉在公堂上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地说了我很多不堪的话。”

    乾隆说:“你也不用听信梁六的一面之词,等割辫子党的事情弄完以后这事再细说不迟。”

    “万岁爷,这些都是些私下的恩怨,不足计较。但是有个很重要的事情,福汉大人不知何故却没有告诉你?”

    乾隆听到这里,不由地皱紧了眉头,他瞪着眼睛问道:“福汉还有事情隐匿没有奏报。”

    “万岁爷,梁六告诉我审讯刘知府时,福汉选派的东昌府代理知府突然跑到了公堂之上,他刚到东昌府上任就遭到了刘知府同党的袭击,一只眼睛都被打瞎了。这位代理知府查明袭击他的官差老宋就是割辫子党,因为刘知府被抓急于复仇,还说老宋已经跑到江南搬兵去了。”

    “竟然有这事,福汉这个混蛋竟然只字未提。”

    “万岁爷,我刚才看这折子上福大人还有件更重要事情也没说。”

    “你接着往下说。”乾隆气得都快蹦起来了。

    “万岁爷,刘知府初到东昌上任的时候就流露出来了谋逆的苗头。那位姓贾的代理知府查明刘知府曾经给东昌府徽州商人题写过字,而且他写的这字还被公然镌刻在徽州会馆的照壁墙上。”

    “他写的什么字?”

    常大人喘了口气说:“他写了两个字,一个是大清的清,还有一个是前明的明。”

    “清,明……清明?”乾隆喃喃地嘟囔着。

    “万岁爷,但凡题字都是很有讲究的,万岁爷到给地巡游时也经常留下墨宝,题写的字都蕴含着万岁爷祈祷国泰民安,物阜年丰,百姓富足的美意。大臣们每到一处,也喜欢效仿万岁爷题写些字句。”

    乾隆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意。

    “有那么多好的良词妙句不写,可是这位刘知府恰恰突兀地写下清明这两个字,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寓意?把我们万世昌盛的大清王朝跟已经被推翻的前朝联系在一起,这不是谋篡是什么?”常大人说到这里不吭声了,他又偷偷地看乾隆的脸。

    乾隆的脸已经变成了紫色的茄子,他气得浑身哆嗦,嘴里骂道:“他奶奶的,想不到我大清朝建朝立国都一百多年了,一群读书的汉族穷酸读书人心里边竟然还念念不忘早已经完蛋的明朝。尤其可恶的是这些人还自以为是,欺负我满洲不同文理,便自作聪明地从字句上下功夫表达不满,却想不到如今的满洲人早已经今非昔比,他们肚子里的花花肠子难道我看不出来?”常大人也随声附和着。

    乾隆继续骂道:“寻常读书人也就罢了,想不到连混到知府高位的人竟然也有此意,这种狼子野心实在是比割辫子还要可恶。”

    常大人看着乾隆象头愤怒的狮子一样,尽管他也装出一副悲愤的样子,但是心里边很是解气,他思索着:“福汉,你个忘八蛋,这下有你好看的了!”

    果然,乾隆骂完以后,扯着嗓子冲着外面喊道:“常宁,带上我的旨意,马上去济南,速速把该死的福汉给我调进宫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