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窃国最新章节!
纪衡最后对曹旭说,纪微什么的,可以先放着不管,等孩子出生了再决定,这事还不急。
曹旭也不反对,总归这时候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曹旭当然也不反对。
不过纪衡心里又是另外一番打算。
“说起来,奉先的长子也就只比函儿小了几个月吧?”
曹旭点头:“是呢,他上次还说想让两个孩子一起学武,你怎么问起这个啦?”
吕布的长子取名吕崇。
虽然知道这崇是表达了山川的高大,但这时候纪衡还是不由的想着,吕布咋不干脆叫草履虫呢?
心里这么想着,纪衡却对曹旭说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字大概很适合他,以后可以跟奉先说说,他儿子长大了,就字合珒好了。”
敢管我儿子叫函数微积分!你儿子就叫吕合珒得了!
曹旭压根没想到这一茬,因此只是说道:“他家孩子还小呢,你有操心这事的功夫,不如给函儿想想。”
孩子成年父亲或家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会给取字,这也是寄托了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纪函如今还小,他们倒是没考虑过这事,不过纪衡既然有空帮吕布的儿子想,干脆也帮自家儿子想一个好了。
纪衡道:“他的得慢慢想呢,毕竟……”
毕竟名已经坑了儿子一次,字可千万不能再坑了。
说起取字,纪衡又想起他当初加冠成年的时候,纪父给他取字公瑾,可吓死人了。
就算公瑾这字再怎么烂大街,但在三国时代就是不能随便乱用啊!
也不怕被江东纵火团给盯上→_→
不过说起江东纵火团……
纪衡对曹旭问道:“最近主公他们好像很关注孙策的事情?”
这事纪衡当初没掺合,而他原本也不是主管这事的,因此这时候还不知道。
曹旭于是就把曹操和那群谋士们定下的计划大致给他讲了:“具体的我也说不清啦,不过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吧。”
可她说完这话就觉得纪衡的脸色不对,连忙问道:“你怎么啦?想到什么事了?”
纪衡点头:“非常……不好的事情。”
曹旭跟他说,曹操打算支持孙策反叛袁术,出去搞自立啊。
你这是作死你知不知道!
纪衡很清楚,袁术不是个能蹦跶起大水花的,如果说袁术蹦跶的最欢腾的一次,大概就是他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脑抽称帝了,然后被各路诸侯联手揍的妈都认不出来。
可归根到底,袁术是不能长久的,他必定会失败。
孙策不一样啊!
孙策的实力真正发展起来,正是从他离开袁术之后开始的。
要说起来,从孙坚那一辈起,他们这一家就挺出人才的,不过孙坚大概人傻,搭上了袁术这个猪队友还不知道要跑,继续跟着袁术一起干活儿,最后就狗带了。
孙策一开始也走了父亲的老路,也跟着袁术混,可混着混着,孙策发现不对劲了。
袁术太坑啊!
于是孙策非常机智的自己单干去了。
然后就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之一的东吴政权。
纪衡觉得吧,让孙策跟着袁术混,孙策这辈子也就是个武艺不错的将领,但如果让他独立,长远来看简直后患无穷。
……孙策倒是死得早了,可他一死刚好让一个更加可怕的人物孙权上位了,还给孙权留下一个各方面技能全部点满的嫂……啊不,是好兄弟,周瑜。
周瑜也不长命是一回事,但他再怎么不长命,也赶上赤壁那一场大火了。
关于周瑜这人吧,纪衡小时候受到演义的影响比较重,都说周瑜嫉贤妒能小心眼,最后还被诸葛亮的机智才华给气死了,临死之前还大喊啥既生瑜何生亮。
于是纪衡早年对周瑜的印象就四个字‘妈的智障’==
直到他长大之后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讲真的,听一个诸葛亮的死忠唯粉讲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那故事里的诸葛亮肯定机智英明,周瑜就是个小配角了呀。
然而实际上周瑜是以心胸宽广能容人出名的。
周瑜之才到底是什么水准,纪衡觉得周瑜的重要性甚至应该是高于郭嘉的。
这并非是说郭嘉的本事不如周瑜,而是说郭嘉的技能点不全呀!
郭嘉的智商确实高,但他更擅长谋划一场战争,而非百年大计,郭嘉善察人心,遇事说的必准,甚至因此在后世有叫他‘郭乌鸦’来形容他说谁死谁就死的乌鸦嘴的,但这仅仅是站在个人或者说是少数人立场的博弈。
或许比这些,郭嘉是要比周瑜厉害很多的。
然而别忘了……周瑜他,是个武将啊!
他真的是个武将!
真要打仗了,周瑜拿起兵刃自己就能单独统领一军,显然郭嘉干不来这活儿。
周瑜的厉害在于他样样通还样样精,本身又是个非常有心胸的人,因此就显得极有魅力。
当然,作为他的对手来说,也会觉得他这样的人极度危险。
郭嘉就完全不同。
因此单纯拼谋士技能,纪衡觉得或许郭嘉在周瑜之上,但若是放眼大局,比综合实力,显然周瑜更靠谱一点。
至少郭嘉在曹操手下多年,他一直是个谋士,或者是个非常重要,非常受到曹操看重的谋士。
但周瑜,那是江东的支柱啊。
单纯一个孙策离开袁术单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周瑜一定会帮助他。
纪衡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想要提出反对意见,可站起身刚要走又觉得不合适。
就算他去找曹操了,又能说什么呢?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一步棋是没有走错的。
此时的袁术远比孙策更有威胁,他才是曹操现在最大的敌人。
至于说孙策……纪衡心中苦笑,难道他要跟曹操说,孙策独立之后会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就有了让曹魏头疼很多年的东吴政权吗?
他当然不能这么说。
而如果不提这一点,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错的。
否则当时在座的有陈宫有戏志才,甚至郭嘉徐庶都在,他们总会有一个表达担忧提出反对,他们都没有,就表示这种威胁现在是完全无法考虑更无法预料的。
纪衡本身会这么想,也只是因为知道历史而已。
于是纪衡最后也只能再次回来坐下。
曹旭看着他这么一番动作就很疑惑:“你怎么啦?到底想到了什么你跟我说说,要是有人欺负你,我就去帮你欺负回来!”
纪衡听着这话心情倒是轻松了不少:“那你下次逮着孙策可得好好的欺负他。”
曹旭有些茫然:“伯符?他怎么啦?难道他对你做坏事了?”
孙策这人挺好的呀。
哪怕是之前的徐州之战当中,孙策成为了曹操的敌人,曹旭还是可以说出这句话的,甚至曹营之中但凡见过孙策,与他有所交往的人都说,孙策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
……可惜眼瞎跟了袁术_(:3ゝ∠)_
好吧,就算是纪衡也是承认的,孙策真的是个挺好的孩子。
等曹操终于给曹旭批了大假,让曹旭不必再去干活儿的时候,青州却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当然,这事和曹旭的关系不大,虽然她在受邀请之列,不过多数是因为她和蔡琰的私人关系。
而这件事情的主角当然是蔡琰。
之前说过,蔡邕虽然审定了熹平石经,但实际上他之后也发现,尚且有不周到的地方,在查阅大量书籍,并且经过几年的反复审查之后,蔡邕确定熹平石经依旧存在错漏,他于是决定重修熹平石经。
但重修的工程量实在是浩大,因此蔡邕直到死去这件任务都没有完成。
于是这任务就落在了蔡琰的身上。
蔡琰来到青州之后,重新整理蔡邕的当初留下的资料,虽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仍有一些缺漏,更何况蔡邕本身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剩下的还有大量的工作留给蔡琰。
蔡琰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她之前已经完成了几部儒家经典,那些基本都是蔡邕之前已经做好了大部分工作的,蔡琰进行整理校对确认无误就可以了。
后面的工程量才是真的浩大。
熹平石经听名字就知道是熹平年间完成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时间大约是熹平四年,那个时候的曹旭还不过是个六岁的小女孩。
而直到蔡邕死去,他也没能够完成全部的工作,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就太长了。
当然,政权不稳大概也是原因之一,灵帝早年其实不算很差劲,你看他至少能够安安稳稳的把皇帝的大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知道他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昏庸无能。
但到了晚年却是真的开始糊涂了,蔡邕的事情不再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灵帝死后就是外戚与宦官之争,之后又有董卓作乱。
等董卓死了……好吧,没多久蔡邕也被王允杀死了。
所以说,对于蔡琰来讲,这担子真的很重,尤其是很多文献已经流失被毁,根本无从考证了。
这一点倒是曹操给了她极大的支持,不仅青州学馆原本的藏书尽数给蔡琰使用,若是有需求而青州没有的,曹操也让糜竺不计一切代价帮助蔡琰。
有了糜家的关系,他们倒是真的从天下各处搜罗了不少残本回来。
或许依旧不太全面,但对于蔡琰来说,能够有这些,已经是极大的帮助了,她更加清楚做这件事情的不易。
搜寻整个大汉天下只为了她需要用的的一卷书籍。
糜竺或许没有参与这些儒家经典的修订,但蔡琰觉得糜竺的贡献完全不比她又或者蔡邕要小。
而现在,蔡琰上书对曹操说,她的全部工作已经完成了。
这件事情无关战争,无关生死,但却是一件足够撼动天下所有文人的事情。
曹操对此当然十分重视,他当即表示会亲自去熹平馆看成品。
当然了,这事同样也是要上报给皇帝的。
刚巧刘协来了青州这么些日子了,也没什么正经的大事能够给他参与,曹操觉得这事就挺好,不会牵扯他绝不愿意让刘协的沾染的军政人事大权,但同样也足够重要。
于是等日子到了的时候,别说是曹操曹旭,就算是刘协作为皇帝也是亲自前去熹平馆。
蔡琰听到这事的时候,原本是打算带着完成的书籍去面见皇帝,把这些献到皇帝面前的,却没有想到刘协却下旨让她留在馆中而他亲自带人前去。
曹操说起这事的时候,表情颇有些皮笑肉不笑的:“陛下还真是……”
后半截没说,大概是夸人的话,不过他这表情可真不能算是夸奖。
旁边的戏志才倒是不在意的样子:“毕竟年轻。”
刘协此举看似是感激尊重蔡琰的贡献因而给她这样的殊荣,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是在给他自己刷声望。
曹操原本的计划是,由他去熹平馆,从蔡琰那里取书,之后也是由他来献给皇帝,献给天下的读书人。
现在倒好了,皇帝去了,还有谁会关注到曹操呢?
刘协这事的想法很好,只是在戏志才看来,未免操之过急,因为这明显会让曹操不高兴。
不过……
“这事当不是陛下的主意。”
刘协干不出这事来。
刘协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皇帝,大家都是清楚的,或许他被曹操这么好好的养上十年八年之后会闹出这些事情来,但现在,刘协还是那个只会说准奏两个字的软弱皇帝。
他自己干不出这事来,必定是刘协身边有人鼓动他这样做的。
而这些人的目的,也不需要戏志才在给曹操分析了,曹操自己就很清楚了。
他哼了一声:“这些人早晚要解决掉,否则平白让他们带坏了陛下。”
戏志才一笑,也不说曹操自己也没安啥好心,只是应和道:“主公说的是。”
这事上他和曹操的利益想法都是一致的,戏志才也觉得跟着刘协一起来的那些官员们招人烦的很,但偏偏他们当初不能把这些人都丢掉不管。
曹操将皇帝带来青州已经惹人非议,若是再强行丢掉追随皇帝的百官,那么这事可就真的办砸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是以后才要考虑的事情,此时蔡琰的事情才最重要。
因为已经有了曹旭的例子,刘协很干脆的学他爹也给了蔡琰官职,反正这已经不叫破例了。
蔡琰在青州的声望很高,被称作蔡先生,对她好点,也能顺带着给刘协自己刷好感度不是。
果然,这次的事情刘协做的场面十足,他对蔡琰也十分赞赏,数次夸奖蔡琰,说话的时候虽然努力端出皇帝的威严,却不是摆架子给人看。
这次所有的经文都是蔡琰亲自整理总结,因为刘协要来,因此蔡琰甚至提前抄录好了一份。
由于纸张的普及,这时候倒是不必搬出一大堆的竹简来了。
只是书籍的封皮上却是空白的,按照曹操的话,这封皮上的字是要今日由刘协亲自写上去的。
……虽然这事曹操其实挺想自己干的。
这可是好大一份名声啊。
可惜这时候皇帝来了,既然有皇帝在,自然是轮不到曹操去写字的,在这种比拼象征意义的事情上,刘协皇帝的身份可比曹操要有优势多了。
只是到了该写字的环节刘协却拒绝了,他表示既然这是蔡琰所办的事情,那么到了这种时候,当然是要由蔡琰来写才最合适。
曹操听到这话脸色当即缓和不少。
总之他是不愿意刘协来写的。
让蔡琰写,虽然也不是曹操最开始的计划,但总比让刘协写要好,这可以说是曹操最能接受的一种现实了。
于是在刘协提出之后,曹操也立刻赞同,劝说蔡琰亲自来写。
有了曹操的话,青州这边的人员当即明白了风向,也开始跟着劝说。
蔡琰虽然并不贪这样一份荣耀,但劝说她的除了皇帝还有青州的实权派,曹旭也对她说:“你既然要做大事,又何惜于写这几个字呢?”
机会已经摆在了面前,何必为了表示谦虚而推辞?
曹旭的话蔡琰是最能听得进去的,于是她终于点头。
旁边早有人备好了笔墨,这时候也非常及时的送到了蔡琰的手边。
这书最后是要作为样板拿去给工匠们做雕版,以后印刷此类书籍都以此为标准,而雕版完成之后,这原稿就要被收藏在熹平馆内作为纪念和象征,轻易不会再拿出来了。
毕竟学子们若要借阅自然有雕版印刷的书籍版本可以使用,除了不是蔡琰亲自书写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此时蔡琰提笔,郑重的在书的封皮上写下五经正义四个字。
这四字一出,在场顿时一片赞叹之声。
曹旭就在蔡琰身侧不远,这时候自然是将这四个字看的清清楚楚。
她一直知道蔡琰的字极为精彩好看,不是寻常闺阁女子小家子气的秀气,而是自有一份风骨在其中,且蔡琰大概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她的字并不遵从俗流而是大胆改进,很有自己的特色。
曹旭的字其实写的普普通通,她在书法上是没有丝毫成就的,但她这种人家出来的,即便自己写的不是很好,但眼界水平却不会差了。
或许比不上书法大家们的水平,但曹嵩当年对曹旭的教育即便放纵却不含糊,当年他们家也搜罗了不少当世名家的作品来给孩子长见识的。
曹旭此时看着蔡琰的字只觉得比那些人也是不差了,甚至可能更好。
蔡邕当年创了飞白书成为一时流行,而蔡琰此字说是隶书却也已经与传统隶书不同了。
曹操也是十分赞叹,他的文学素养比之曹旭可高得多了,后世对于曹操的描述之中也是带着文学家书法家这样的标签的。
此时曹操就说道:“蔡先生的字说是隶书然已经自成一家,不知可取了名字没有?”
蔡琰道:“曹公谬赞,不过是自己随手写来的字,难登大雅之堂,哪里还特意取什么名字呢?”
刘协这时候却开口道:“先生过谦了,朕倒是觉得曹卿说的极是。”
蔡琰连道不敢。
曹操此时说道:“陛下都已经这么说了,我观先生此字源于隶书却又全然不同,其严整正美,此书一出,天下读书人的风格恐怕都要为之一变了,既然如此,若以姓名称之未免格局太小,既然能为天下楷模,便称之为楷书如何?”
当年蔡邕的飞白书虽然受到赞誉,但那不过是流行而已。
蔡琰听到这话当即就要说什么,可刘协却已经先一步开口赞成,并且定下了这个名字。
行吧,皇帝都已经说定下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蔡琰也只能又是一番谦虚感谢而已。
倒是纪衡看着蔡琰的字抽了抽嘴角。
楷书什么的……原来是这么来的吗?
不过蔡琰的‘楷书’和他后世常见的楷书画风压根不一样啊。
最后纪衡也只能把这当做改变历史的后遗症了。
……反正现在青科院里的蒸汽机模型都可以用来推磨盘了,只是蝴蝶了一个楷书而已,纪衡觉得这也不算啥大事,更何况蔡琰写的确实很好。
蔡琰这事结束之后曹旭是真心为她高兴的,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蔡琰真的是完全不同了。
就像当年的曹旭,原本只有曹操军中的人才称她将军,但后来,全天下的人提到她都得称一句将军,而不是曹夫人之类的称呼。
蔡琰也是一样,以往蔡琰名声虽然很大,但蔡先生这样的尊称却是只在青州才有人这么叫,出了青州依旧不好使,经过这次的事情,全天下的人都得尊称蔡琰一声蔡先生了。
蔡琰自己也是激动的,她原本只是在曹旭的鼓励下想要做一番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能让父亲一声的心血就那么后继无人,可现在,蔡琰觉得她不该把自己局限在蔡邕的框架里,她应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去做更多的事情才对。
事情也确实不出所料,五经正义一出,顿时成了天下读书人最为追捧的书籍。
原本倒是有人不服气的,觉得一个女人修订的书能有什么用处,恐怕会是错漏百出,只能做个摆设的。
但当真的有人细细的去看了这书之后,除了赞不绝口以外,大概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遇上的每一个读书人卖安利了。
蔡琰不仅没有错漏百出,反倒是有理有据信而有征,很多地方看以前的书籍有模糊不明的,在这部五经正义里,都显得清楚明白。
不过也有人拿着以前的版本来驳斥蔡琰书中有错误,曹旭当即很生气,她是知道蔡琰做了多少工作多少努力才完成这部书的,可以说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蔡琰再三思考审定之后才决定的,若有一处不明或是各家典籍中有争议的,蔡琰可以为这一个字整晚整晚的不睡觉去弄明白它。
这时候居然有人拿着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典籍来驳斥蔡琰,说这书中有误,女子作的书果然是看不得的。
曹旭气的想要砍人。
“给我点齐一支兵马,我这就去揍那自称名士的家伙一顿,让他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到底是谁在胡说八道!”
蔡琰却在此时安抚曹旭,让她不必冲动。
从五经正义成书然后正式发行的那天开始,蔡琰就知道她一定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元昭,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是当年有人质疑你的能力的时候,难道你是把说闲话的人全都揍了一遍吗?”
曹旭只好说道:“不是。”
“那你是怎么做的?去找曹公哭诉还是让人帮你找那些人的麻烦?”
都不是的……
“我在军营里严格要求自己,然后真正的打出漂亮仗来,用事实让那些人闭嘴。”
蔡琰听到这话笑了出来:“所以,我也是一样,当初的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又怎么会愿意做呢?而你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会努力做到的。”
之后蔡琰专门撰写了文章来驳斥那些质疑她的人,那些人提出的每一个‘错误’,蔡琰都给出了让人信服的解释,甚至在文章的最后列出了她的参考书籍。
至于说那些人……
蔡琰倒是没说什么,但曹旭却公开放话去说:“那些质疑的人最好也把自己的书单列出来,总不会是拿着一家之言就敢口出不逊,这得是多么的每见识啊,这种人,也能被称作读书人?”
曹旭的嘲讽远比蔡琰的解释更拉仇恨,当即有人辩不过蔡琰就把矛头指向曹旭。
对于这种,曹旭的应对就更加简单了。
“我是个武将,向来用拳头说话,之前是谁想要跟我聊聊来着?”
……没人想跟你聊聊!
这话一出来,顿时所有敢对着曹旭叫嚣的声音全部消停了。
曹旭这些年用事实证明了她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
别说是读书人了,就算是武将,除了吕布赵云这种等级的,其他人遇上她还不是只有挨揍的分。
关于五经正义的争论,在持续了几个月之后终于彻底消停。
大家发现蔡琰的书是真的很靠谱,以他们目前的水平和手中的资源,压根挑不出什么有理有据的错误来。
那些一开始就乱蹦跶的,基本都是胡乱叫嚣。
更何况,大家其实也挺担心被曹旭记恨上的_(:3ゝ∠)_
而在关于五经正义本身内容的争议平息之后,蔡琰的那一手极为精彩漂亮的书法终于开始被人们赞誉追捧起来。
关于这被称作楷书,大家已经没啥心思反驳了。
……反正最后也是辩不过。
蔡琰的字也流行一起来,一时之间只要家中不是太过拮据的,都会买上一部五经正义摆在家里,一来五经本就是读书人的必修课,二来,对着上面的字练练书法也是极好的。
反正青州纸虽然在其他地方价格高昂,但如果是青州本身出品的话,其实代价并没有很高。
……早说了他们的主要原料是竹子稻草一类的东西嘛,真的不值钱。
而这一版的五经后来也被称作蔡版,是最具权威性的五经,也成为了后世的标准。
不过关于这套书倒是有个传言,据说除了收藏在熹平馆内的那一套蔡琰手书之外,另外还有一套特别的版本存在,只是很多人都无缘得见而已。
据说这版本也只有一套,就连皇帝和曹操那里都是没有的。
这一套书极为神秘,具体存于何处也是没人知道的,很多人也就把这当做是传言了。
但纪衡知道这是真的,确实是有这么一套书存在,甚至这是蔡琰亲自来找他制作的。
而这套五经正义,此时就收藏在糜竺家中。
这套五经正义也是青州出版,皇帝认定的官方标准版本的雕版印刷第一套成品,为了区别其他,这一套的封面与其他五经正义的蓝色封面不同,而是使用了黑色套红色为主的印刷,再加上做工精致的金色描边,看起来就极为显眼。
这一套书除了五经正义原本的内容之外,还收录了蔡琰亲自撰写的一篇特殊的序文,专程赠送给糜竺,作为一直以来他为这部书做出的贡献的感谢。
纪衡还记得当时糜竺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激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就是个商人家庭出身,哪怕做了官,人家也觉得他们家还是带着商人气息,这些年糜竺为曹操做的也都是赚钱的生意,青州的财政可就靠他了,糜竺虽然对此没有任何怨言,甚至感谢曹操对他的信任,但别人说起糜家的时候,那也是只当做是个运气好投资政治成功的商人而已。
一个向来被人看作是逐利庸俗的商人,居然可以与这样的文化事情扯上关系,并且得到了认同,糜竺激动不已。
纪衡看着他这样其实有点心疼。
这年头的商人,是真的不容易啊。
于是他很干脆的向曹操提议,所有青州出版的五经正义,不仅要打上代表朝廷的官方标识,还应该给糜竺也留下位置。
曹操想了想又为此上书皇帝,刘协不会在小事上给曹操找不痛快,自然是答应了。
不过关于这一点,很多人看到了糜家的标识都以为会有这东西,仅仅是因为这书其实也是交给糜家贩卖的而已。
纪衡有点心疼糜竺,可糜竺自己倒是不在乎,他不解释也不宣扬,并且表示能够得到如今的待遇,他已经很满足了。
可以说,这件事情上,青州的所有人都很高兴。
好吧,也不是所有,至少吕布表现的没那么高兴。
在五经正义正式成为官方指定标准的那一天,吕布扯着高顺,拿着新买到手的五经正义简直要哭了。
“这个不会也要加入考试范围吧?qaq”
别啊!这么玩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及格啦!
高顺:“……”
他拒绝承认眼前这个怂货是曾经天下无双的吕布_(:3ゝ∠)_
在五经正义的事情彻底尘埃落定之后,纪衡开始忽悠曹旭了。
他表示,取名什么的,你听吕布的哪儿能行啊,会给自家儿子取名草履虫的爹帮你想的名字,你以为能有多靠谱?
这事还是得听蔡琰的嘛。
曹旭跟蔡琰的关系好,而蔡琰又那么有学问,请她帮孩子取个名字多好啊。
曹旭听了也有些心动,她觉得这事纪衡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比其他不好说,但比文化水平,蔡琰甩了吕布好几条街呢。
曹旭本以为日子会继续轻松悠闲,至少在他们和刘岱干架之前都会很轻松,而她只要安心的等着孩子降临就好了。
可就在这一年刚入夏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徐庶匆匆忙忙的跑到曹旭的面前,他要说的事情只有一件。
之前身体就一直不好的徐昌,病故了。
这个消息对于曹旭来说用晴天霹雳都不足以形容。
纪衡接到消息说曹旭在家里晕倒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曹旭的身体情况他最清楚不过,早上出门他看着还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就不好了?
可紧接着又说徐昌病故了。
纪衡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徐昌对于曹旭的意义,简直就是另一个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