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古代一百三十八点都不友好:

雾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名士最新章节!

    裴頠是魏晋有名的名士,人人交口称赞,赞他“弘雅有远识”,是八王八裴之一,出身河东闻喜的裴氏。闻喜在现代属于山西,当地的煮饼很好吃,闻名全国,是一种芝麻包裹的传统面食,甜而不腻,久不变质。

    咳,一提起闻喜,卫玠就容易想到煮饼,可惜,暂时是吃不到了。

    因为这种对于现代来说有好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对于魏晋来说还是从未出现过的神奇食物。卫玠试着和身边负责统管他吃食的婢子阿钱(已经是2.0版了)描述过煮饼,但最后……阿钱却给他整出了一碗干吃汤圆。也就是麻薯or草饼。

    卫玠也只能服气,幸好,草饼也很好吃。草绿色的皮衣散发着淡淡的芝麻香,红豆做的内馅清甜软糯,口感q弹,外观晶莹。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招待朋友,泡一壶清茶,几小碟点心,会显得特别有情调。

    唯一的缺点是不好克化,王氏不许卫玠多吃。阿钱每次做完,卫玠只能吃一到两个,其余的都放在精致的木质食盒里,让卫玠拿去太学送给了同窗好友。

    不得不说,这种食物外交是十分成功的,帮助卫玠快速融入了与他有一定生活隔阂的同学之中。

    趁着开课之前,卫玠再一次发了一圈点心,见者有份,吃过早餐的可以当个零食,没吃的正好可以垫垫肚子。既不会给家境拮据的同学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也不算拿不出手的过于寒碜的物品。唯一需要小心的就是会不会有人在食物上做手脚,在这点上,从不会让卫玠入口的东西离开自己视线的阿钱用她的生命做了保障。

    身为博士的欧阳建也凑了过来,一边吃一边问旁边的楚王世子:“三郎吃了吗?”

    “两个。”楚王世子比了一下手指。卫玠身边的朋友都被王氏拜托过,要注意卫玠的饮食。小时候,王氏生怕卫玠吃的少,长大了,被123言情两个疾医科普了一脑门子的饮食注意后,王氏又生怕卫玠贪嘴,要求他少餐多食忌油腻,甜食也要控制。卫玠和王济都是甜食党,吃起来就没完没了。卫玠比王济好的地方是,他还不至于牙疼,但要是不警醒,早晚会步了王济的后尘。

    欧阳建点点头,对楚王世子道:“那就不能再吃了。”

    “我盯着呢,放心吧。”楚王世子心里有数的很。

    卫玠:“……”我几把还在旁边坐着呢,魂淡!你们这么当着我的面讨论真的好吗?

    外围一圈的人却深有戚戚然的点点头,无不赞叹,就差鼓掌了,觉得为了能看到更久的美人,必须控制美人的饮食啊!

    最后还是裴頠的到来,解救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卫玠。

    裴頠刚过而立之年,梳着一把魏晋名士标志性的美髯,对待学生的温和态度,与对外的态度截然不同。裴頠一直都在致力于品评推荐他能够结交到的学生、名士,不看家世,只看学识和人品,听说少有的发自真心觉得国家重视教育,才能拥有未来的古人。这也是卫老爷子让他在国子祭酒这个位置上安然坐到今天的原因。换个重血统门第的上去,那基本就是要糟。

    裴頠从门口进来的时候,正好要路过卫玠的书桌,还特意和卫玠打了声招呼,关心了一下卫玠纸片人一样的身体。

    卫玠和裴頠也算是拐弯抹角的亲戚,裴頠的堂伯便是裴楷,裴楷是卫玠的大姨夫,所以裴頠和卫玠也算是沾亲带故,只要双方互相想认识,那么他们就一定有办法攀上亲戚,这算是世家世代联姻难得的好处之一。

    裴頠与卫玠交好的理由很简单粗暴,他的主要职位是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王济是他的顶头上司,王济对卫玠的喜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有个罩着你的校长,这自然很好。卫玠的学校生活在裴頠和谢安的保驾护航下,可以说过的是十分惬意的。

    但也有弊端,好比连裴頠都对卫玠道了句:“你是该少吃点这种糯米类的甜食。”

    然后,裴頠就一边吃,一边目不斜视的端走了卫玠的食盒。

    “……”

    几百人的课堂,裴頠就生生敢这么慢悠悠的一直吃到完,间或还要喝点酪浆饮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是来野炊呢。

    卫玠看了一下左右,发现没有学生表示不满,甚至有觉得裴頠这是洒脱的名士真风度。

    时代的代沟真的不太好逾越啊,卫玠望天如是想。

    吃完了,课终于开始了。

    然后,裴頠说了个生动活泼又奇葩的开场白,之乎者也的大意卫玠就不表述了,直接翻译,中心思想一句话,你们肯定以为我要讲《崇有论》了吧?嘿嘿,所以我决定讲《辩才论》!

    《崇有论》和《辩才论》都是裴頠自己写的作品。

    《崇有论》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裴頠很反感何晏当年提出的贵无论,觉得时代的风气过于浮夸。

    《辩才论》讲的则是时下的才性问题。

    都是针砭时弊的优秀作品,讲什么都很有市场。卫玠也听听的津津有味。心想着,真是赚到了。

    历史上,裴頠进了尚书左朴射,但死于赵王之手。

    如今,赵王早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裴頠因缘际会没能升成尚书左朴射,但也没有英年早逝,这大概算是一件破官免灾的好事。历史上裴頠死前没能写完的《辩才论》,也终于算是顺利的快要写完了,卫玠作为有幸成为第一批听到它的学生,自然是赚到了。

    裴頠来太学讲学,备受欢迎,不止学生,连博士(老师)都来了,刚刚来和卫玠打招呼的欧阳建就是其中之一。

    欧阳健是石崇的外甥,和裴頠一样,都是古代研究唯物辩证的先驱。

    六年前,卫玠就想过要是欧阳建能和裴頠认识一下,说不定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结果后来根本不需要卫玠从中牵线搭桥,裴頠和欧阳建就作为同好认识了,并且聊的火热。朝着唯物主义哲学这个在如今看来还不算是正道的理论狂奔而去,拉都拉不住。

    哲学重要吗?

    哲学当然重要。它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思潮。物理、化学、政治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在一长串的身份介绍时,最后肯定都会挂一个哲学家的身份。牛顿是哲学家、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哲学家、富兰克林(发现了电)是哲学家,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几乎都离不开这些哲学先驱。

    比起很多小说里写的,什么也不准备,就直接跳跃似的先变法,发展工业、商业,卫玠却反而觉得最先应该做的是提高教育,在读书人心中种下一个“不断创新”的种子。

    一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而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时代的进步,甚至是让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之端,却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百年或者更久,没有捷径,也没有办法跳过。

    不少人看到了工业革命,看到了大航海,看到了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却看不到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几百上千年、数辈人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是先有了启蒙运动潜移默化了人们的思维,无数辈商人努力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大量的教育培养出了能够发明、继承各种各样工业技术的人,这才在量的积累下,不失时机的促成了质的飞跃。

    卫玠觉得他能做到的,也就是通过“卫玠”这个古代美男在历史上必然会有的影响性,带动思想启蒙。

    一人力小,众人势大。

    卫玠不准备一个人去做这种事,而是准备拉上一帮子人一起做。

    好比卫玠的朋友们,魏晋的名士风气,已经为百花齐放的学识未来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是在很多年代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也好比傻皇帝晋惠帝。有个傻皇帝,是忠臣的不幸,也是能臣的幸运,他们可以在国家这张白布上任意挥洒,将它改变成为了社会进步而有的模样,不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扭曲脸孔。

    不管成功与否,卫玠都会尽己所能,希望能在百年后无愧穿越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