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开凿运河计划

王十二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大帝修仙最新章节!

    如同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个插曲一般,剩下的依然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从哪里到哪里来,从那里去到哪里去,按部就班。当然这一次也算是一次不小的奇遇,其收获也是非常大,虽然是曾耽搁了一段时间,但却是瑕不掩瑜。每个人都有收获,且都不小,特别是林易更是一番香艳之旅,如同楚王梦巫山神女一般,在洛神的帮助下,不仅是找到了这丢失已久的玉匣,更是真正地得到了这玉玺和玉匣这一对宝物的认可。虽然他现在的修为,还不能真正操控这一对宝物,甚至是连其中的神奇之处都没有发现,但是他相信,迟早有一天,这一对宝物成为他手中纵横天下的利器。

    有了这锦鲤王李根,姚大等人也懒得看上他那些子子孙孙了,因为自然是放了她们一条生路。他们继续走水路,顺着黄河东南方直下。这一路速度极快,半日时间不到,他们就过了这荥阳郡,黄河已经开始转道东北方向而去,经齐鲁之地入海。林易等人不得不弃舟山岸,该走旱路。

    若是能连黄入淮,开凿出这一段运河,这一路南去的水运就畅通无阻,漕运自然而然就兴盛起来。林易心中是无比感叹道。他只所以走这一道水路,其中也是有这实地查看这一路地形地貌的私心。他心中是早有了要开凿这一段运河的意思,要把那后世畅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提前200多年,所欠的只是那无数的人力和财力。

    后世人提到大运河,首先想到的是隋唐大运河。还有那暴君隋炀帝杨广。但是这京杭大运河是早在了春秋时期就有了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虽然现在的经济政治中心。仍然还是在北方黄河流域,但是林易早已觉得开凿畅通南北的运河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仅仅是军事、经济、政治上面,更是大势所趋,林易只想如何能尽快提前。

    首先是这北方气候原来越寒冷。而其他如水旱等自然灾害也频繁,现在已经不如北方仕子眼中的南蛮之地更适合人类生存。虽然此时在林易的命令下,朝廷是十分支持开发江南,鼓励北方族人南迁,可是这效果依然不十分明显。靠政府强制力所推动的效果,自然是远远没有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贯通南北的运河畅通后,自然而然就能加剧南北方的往来。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政治人口。

    其次是现在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晋亦是大患,如匈奴、鲜卑等民族,特别是日益强大的鲜卑,是大患!朝廷要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走陆路又是遥遥无期,艰险异常。因此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 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维持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

    统治者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可能效果并不能及时显现,如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铺路后人享福一般,但是给王朝后世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无论如何林易都决定做这一个运河的开拓者,这个运河开凿定了!林易一路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南方有邗沟贯通淮河和长江,只需要疏通拓宽即可。那鸿沟虽然是也贯通黄河和淮河之间,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况且是通过群山峻岭,这疏通拓宽的代价非常大,并且这鸿沟往南方向是通往荆州之地,淮河的上游,离那江南的核心之地还有千山万水。

    因此林易是已经计划放弃了这拓宽疏通鸿沟,而是支持从开封附近往东南方向重新开凿一条运河,把和邗沟连在一起即可。这个位置其实也就是后世隋朝605年所竣工开凿的通济渠。

    由于这个方位偏东,一望无际,全是平原,属于黄泛区,水道渠流密闭,这开凿的成本也少了很多。同时这个地方两岸皆是鱼米之乡,只要是风调雨顺,这一季的粮食至少够吃两三年,无论是从地理上和经济上林易自然是选择这一条最优通道。而后从京都洛阳贯通北方幽州境内也成为了其下一步的计划方略。

    这一路上就这样过来,虽然没有时间仔细查看这沿路的地形,但是林易脑海中始终都是这开凿运河,造福后人之事,数天后,林易一行五人是终于是到了金陵城。

    这金陵城此时名叫建邺,本是东吴国都,东吴灭火后,就成了这扬州的州治所在地。

    这建邺城又叫冶城、越城、石头城等,但是这金陵城都是其最响亮,最雅致,最出名、最古老的别称。

    “金陵”原本是钟山最早的名称,后来成为南京的地名。“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地方志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而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时的钟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石头山当时是金陵山余脉的一部分,所以这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为“金陵邑”。

    当时的“金陵邑”只是个具有军事意义的小城堡,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却是此地设置行政区划的开始,“金陵”的发端。而由于“金陵邑”险要的地理位置,随着此地影响力的越来越大,“金陵”之名也越叫越响。

    “金陵”之名来源还有另外一说,即“埋金”之说。这种说法中,“陵”被解释为坟墓。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传说秦始皇曾听人说这个地方地方有王气,故铸金人埋于此。并说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但又有人传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埋金,而只是诡称在山中埋金。这样,让寻金的人在山的前后南北,“遍山而凿之,金未有获,而山之气泄矣”。

    此外,还有楚威王埋金说,据说当时楚威王觉得此地“有王气”,甚恐,于是吩咐手下在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古称龙湾)埋金。古有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子熊商败越,尽取故吴地。以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号曰金陵。”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后于公元282年改建邺,故建邺之名沿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