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灵

沧海一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沧海一周文集最新章节!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民间有朝鸣凤朝武当的习俗,春种或秋收结束,虔诚的人们扶老携幼或奔向远安的鸣凤山,或奔向鄂西北崇山峻岭中的武当山,去朝拜那心中道教元神,去祈求苍生安宁和四季丰收。坊间也有“鸣凤险武当远”的说法。2007年三、四月间应远安县集邮协会的邀请,去攀登过鸣凤山,亲自体验了鸣凤的“险”在半山腰我差点放弃了登顶,还是几位六、七十岁的老者不断的鼓励,手脚并用,终于征服了险要的鸣凤山。2008年7月24日,我们来到神往已久的武当山,要亲自感受武当的“远”

    车进玄岳门,便驶入武当山风景区。抬眼望去,这里的山,不像喀斯特地貌中的孤峰兀立,而是峰峰相连,起伏不断。那云雾缭绕的群山,哪一座是我们心驰神往的武当极顶天柱峰?为了感受武当的“远”同事提议,咱们步行上山。同事中有着登武当经验的说:“不行,没有一天的功夫是很难到达天柱峰的,还是乘旅游车吧。”考虑到在武当停留的时间短暂,大伙还是选择乘车走东线。

    坐上旅游车,蜿蜒崎岖的山路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远”而是“险”开凿在半山腰的景区旅游公路,像飘在云雾中的玉带,缠绕在群峰之间,车上播放着景区介绍的电视片,而我的视线被山外的美景牢牢吸住。一侧的峭壁上,古树青藤郁郁葱葱,另一侧的悬崖下,星星点点的茶园、果园、药材园播撒在山脚下。偶或有一间农舍,真应了“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绝句。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在第一个景点太子坡停下,导游介绍,太子坡又称复真观,位于武当山主要的登山道之旁。相传净乐国太子15岁入山修道之初就住在这山坡上。坡上建有五云楼,五云楼结构奇特,一根木柱支撑十二根横梁,故有“一柱十二梁”之称,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绝作,全国未见有相同的构造。太子坡的建筑基本是按真武经中真武太子修真的故事布局的,明永乐十年修建,清康熙年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八宫二观之一。现有殿宇2000平方米,是武当山上较大的建筑群。门额上刻有“太子坡”三字,进门后有长近一公里的云墙依山而筑,沿着山势逶迤起伏,名“九曲黄河墙”经过四道“天门”才进入观中,观内有祖师殿、龙虎殿、皇经堂、五云楼、太子殿等建筑。最高处为太子殿,内供真武童年塑像,殿前有观景廊,这里是眺望金顶的绝佳方位,在云雾中可感受一下“人从天上回”的意境。同事们都赶着为自己的孩子求前程给真武大帝上高香。或许是对古建筑知识的缺乏,对于导游介绍的建筑风格、特色我到不怎么感兴趣,反倒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感染着我,记忆中好像是讲李白遇老妇人磨铁杵而勤奋好学成就一代诗仙,怎么在这里成了净乐国太子了。是啊,李白也罢,净乐国太子也罢,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磨一根铁杵吗?

    看完太子坡,我们直奔主题——天柱峰金殿。旅游车疾驶在盘山公路上,山间林木更加茂密,间或传来鸟声啾啾、涧水潺潺、猿啼哀哀。一个小时的车程,前面是一片山间开阔地,导游介绍这里是琼台景区,对面云雾遮盖的山峰就是武当极顶——天柱峰金殿。

    乘上缆车,穿梭在云雾中,凌空领略千峰争奇、万景献秀的景象。云雾时,给人以“烟云迷蒙游武当,飞如云山似飘仙”之感。长1510米,高差645米的索道,缓缓而行,看林间潺潺涧水飞奔而下,听丛林啾啾鸟鸣山间回响,是那样的空灵,有一种撞击灵魂的感觉,难怪我们的先民看重这块宝地,原来它可以荡涤心灵的尘埃。

    约30分钟,缆车将我们带到天柱峰脚下,我们将用自己坚实的脚步攀上金殿,也是我们表达对道教元神的一份虔诚。导游介绍,金殿和太和殿都是采用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朱棣将“太和”二字用于武当山,名为“大岳太和山”山顶金殿命名为“大岳太和宫”意为天下太平之意。北京故宫太和殿原名“奉天殿”即奉上天之意,北京奉天殿与武当山大岳太和宫同为一体,意味着朱棣坐镇的江山稳固。这些建筑的修建不仅达到了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目的,而且也符合道教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武当山金殿俗称“金顶”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顶端,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建筑物。金殿面阔、进深各三间,高5。54米,宽4。40米,深3。15米,是铜铸鎏金、仿木构建筑,重檐叠脊,翼角飞翘,殿脊装饰有仙人禽兽,造型生动逼真。下设圆柱十二根,宝装莲花柱础,斗拱檐椽,结构灵巧精美。额枋及天花板上,雕铸流云、旋子等装饰图案,线条柔和流畅。殿基为花岗岩砌筑的石台,周绕石雕栏杆,益显庄严凝重。

    殿内神像、几案、供器都是铜铸的,中供奉着真武帝君,着袍衬铠,披发跣足,丰姿魁伟,是武当山上现存最美的一尊真武神像,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相传这尊真武神像是按照朱棣的样子造的,所以民间有“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侧立有金童、玉女,拘谨恭顺,素雅俊逸“水火”二将,列立两厢,威严勇猛,是全山铜铸造像艺术精华所在。

    金殿是分件铸造,榫铆拼焊,连接精密,浑然一体,毫无铸凿之痕,虽经历五百余年风霜雪雨和雷电的侵袭,至今仍金碧辉煌,绚丽如初,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

    殿下的山峰腰绕石城一周,名紫金城,长1。5公里,临崖面险,悬空熊峙,四门石阙巍然屹立,极其险峻。

    登上金顶,远眺群峰环峙,苍翠如屏,丹江水库碧平如镜,俯瞰太和、南岩、五龙诸宫,层叠有致,布局严谨,美不胜收。晨观日出,晚看云海,游人至此,如至仙境一般。

    导游的介绍令我如痴如醉,这雄伟的建筑、巧夺天工的技艺、蕴含深刻的人文知识,我这个古建筑盲也倍受感染。只可惜,整个金殿以下已是浓雾弥漫,金殿就像是一座雾海中的孤岛,更像海市蜃楼,导游介绍中的美景不见踪影,甚是遗憾。

    走出紫金城,我向云雾中的群山高呼:“武当,我—来—了—”声音久久不愿散去,或是众神在天宫的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