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架行纪

沧海一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沧海一周文集最新章节!

    1。向往

    探访美丽、神秘的神龙架,用“蓄谋已久”来形容绝不为过,她源于童年一个美好的梦想和一个长久的向往。

    还在懵懂时代,听村里有一位见过“大世面”的人讲过神龙架的故事。这人在公社拖拉机站开拖拉机,那可是了不得的“差事”一台55马力拖拉机,在春耕的水田里“轧田”巨大金属轮子搅动泥浪在田间翻滚,被泥土掩埋、春水浸润的红花草子(一种叫紫云英的植物,腐熟后是很好的肥料,农民都称之为绿肥)已经散发出腐烂的气味,水肥肥的、泥滑滑的,鱼儿、黄鳝、泥鳅一切水中的生命在巨轮的碾压、红花草子的堆沤下,浮出头在水中挣扎,还没有上学的我便和一群群燕子、八哥、白鹤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啊雀啊在泥浪中轻松收获着鱼呀鳝呀,至于乌龟之类是不屑一顾的,一来在物质相当贫乏的时代可以适当改善生活,二来也打发闲的无聊的童年时光,大人们都到生产队抢收抢种去了,机手一个人驾车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奔驰着,除了轰鸣的拖拉机声音,就是飞溅的泥浪,中途稍事休息,点起半支烟,坐在田埂上,吞云吐雾好不悠闲,像神仙似的。趁着停车,田里片刻宁静,5、6岁的我趟着没过膝盖的泥浆,将那已经昏头昏脑的家伙们净收囊中。

    “小伙计,过来我日会儿白(当阳方言:指海阔天空的聊天)”见机手叫我,真是受宠若惊,那时候没有哪个孩子不羡慕开拖拉机的,天天坐在车上,多威风啊;没有哪个孩子不羡慕放电影的,天天看电影,多过瘾啊;没有哪个孩子不羡慕卖货的,天天可以闻到饼干、糖果的香味。尤其是和拖拉机手套近乎,可以坐在拖拉机上痛痛快快的玩耍,在伙伴中也够显摆的。于是我放下手中的活路,艰难的爬上田埂,乖巧的靠近他坐下。

    “小伙计,听说过神龙架吗?”“不知道”

    他用手向西边指指“就在那边,好高好高的大山”

    我急忙起身,踮起脚伸长脖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蛮高,真的蛮高,有我们家的稻草垛那么高,”傻傻的、呆呆的说着。

    机手笑着:“比稻草垛高几十倍哟”“那么高呀!”我惊叹到。

    其实无论怎么比划,我也不明白神龙架究竟有多高,那个年龄的我,就是趁大人看不见偷偷爬上过稻草垛、老桑树和老楝树,那就是我的高度,连东边那矮矮的得胜山都未到过。

    “小伙计,有一年我们到神龙架,走吃亏(当阳方言“累了”的意思)了就坐在几块石头山歇会儿,找了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准备当桌子打扑克,你猜怎么了?”我使劲的摇摇头,从牙齿缝挤出几个字:“我不晓得”机手洋洋得意的说:“那块石头跑了”我又使劲摇摇头,从牙齿里在挤出几个字:“怎么可能呢?”机手更加得意洋洋:“我们几个人赶过去把它按住,原来是一个大乌龟,等跑回来,我们坐的几块石头也跑了”这简直太神奇了,会跑的石头以及比稻草垛还高几十倍的神农架就深深的埋在我的脑海。于是我和机手成了“铁兄弟”每天早早的挎着篮子来到田边,不再是捉鱼摸虾,而是爬上拖拉机,陪着这位见过“大世面”的机手“轧田”虽是一身泥浆也无怨无悔,歇息是听他讲神龙架的故事:千沟万壑、万丈深渊、遮天蔽日、猴子野人。

    终于,我也背上书包(那是一个用绣有“忠”字的红旗改成的书包)到离家五、六里外的村小上学了,春耕时节放农忙假,匆匆回家,那隆隆的机声还在原野轰响,但机手已经不是那位“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换成一位年轻的姑娘家,现在想来好不英姿飒爽,一打听,那位机手当了拖拉机站的副站长,不再开车了,从此,神龙架的故事也没了下文。

    学校在一个岗地上,比我家的地理位置高出许多,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自然向西远眺视野就远多了,课间就和小伙伴显摆起来“你们知道那远处的高山是什么山吗?”伙伴们最远的行程也就是官垱街,最高的高度恐怕也就稻草垛,都一个劲的摇着头,表示不知道。该我洋洋得意了:“告诉你们,那是神龙架,有石头一样的乌龟,有猿人,比稻草垛高几十倍”于是课间总有一拨又一拨的孩子看着西边的远山,听着我关于神农架“舶来”的故事,直到有一次被班主任听见,当着众人的面揭穿我的“谎言”“哪是什么神龙架,神农架远着呢。”于是我远眺几年的神龙架就这样烟消云散,神龙架,你在哪儿呢?我一定要找到你。

    长大了,我终于知道班主任没有骗我,那天天踮起脚伸着脖子远眺的山峦只是当阳与远安交界的群山,神龙架还在数百里外的西边,目力根本不及,只是班主任也太不“给面子”太直白了,让我的自尊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

    2、探访

    端午节小长假就要来了。这一学期真的太累了,身体、心理近乎透支,早早的盘算着,也该歇息会儿,何不趁空去探访那困惑我40多年的梦中的“香巴拉”(藏语“极乐园”“人间仙境”的意思)。

    6月22日清晨,早早的收拾好行囊,带着妻子,约上儿时的伙伴,叫上一辆出租车,直奔梦中的神龙架。

    车出了三峡专用公路,驶入312省道,我们就进入了大山的包围圈,时而云雾缭绕,时而千丈绝壁,时而溪流淙淙,知了在唱着山歌,布谷的鸣叫穿越山谷久久回响。我曾经在风雪交加的傍晚穿越茫茫秦岭,它的巍峨、雄奇折服过我;我曾经在晚霞的余晖中与十万大山擦肩而过,它的神秘、灵秀吸引过我;我曾经沐浴在青藏高原的阳光里,躺在喜马拉雅和念青唐古拉的臂膀里,看雪山上的云蒸霞蔚,秃鹫在雪山之巅盘旋,它让我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博大;我曾经在冰天雪地的时节,来到白山黑水,走进长白山,融入林海雪原,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而今走进这家乡的山川,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不就是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吗,或许是40多年居住在一马平川的漳东平原,这一路都是新奇都是美景,不知不觉直奔大山深处的神龙架。

    下午2点多,离木鱼镇还有20多公里的行程,妻子提醒,有一个转折亲(亲戚的亲戚)在神龙架搞旅游接待。嗨,这等好事,怎么不早说呢?赶快联系。不到十分钟,对方打来电话,询问我们的位置,指引我们前行。半个小时后,汽车爬完近30公里的蜿蜒盘旋的山路,海拔一下子上升到2000多米,来到了亲戚的亲戚开的饭店,位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青天村的青天袍民俗山庄。这是一座背靠万丈山谷,前倚千丈绝壁的农家饭店,距木鱼镇中心6公里,距神农顶景区6公里,香溪源景区5公里,地理环境得天独厚,209国道从山庄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山庄是木质吊脚楼建筑风格,以地方民俗和体验采茶等农事活动为主题,占地近百亩,目前已是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点,连续多年被林区党委、政府评为“十佳旅游企业”农庄业主林廷洪同志多次受到中央、省有关领导同志的接见,他本人也多次被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评为“林区农村经济发展十大先进个人”、“林区旅农林致富标兵”;并于2005年被湖北省评为“湖北省省级劳动模范”现在他将山庄承包给我这个转折亲经营。

    主人早已热情的等待在门口。女主人姓莫,我们亲切的叫她莫大姐,男主人姓熊,早年在河溶镇建国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还是不好改口,就叫熊书记吧,男主人客气的要求改口,还是叫熊大哥好。多年未见自然陌生,好歹还是回忆起几次见面的经历,简单的寒暄后,因主人家的旅馆早已客满为患,在邻家安排了住宿。莫姐便叫来儿子、媳妇,带我们游览香溪源风景区。莫姐的媳妇是导游,自然一切都驾轻就熟。

    香溪河是长江的支流,因哺育过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和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而闻名于世。香溪源发源于神农架内,水质纯净,有古代冰川的遗迹。相传王昭君在出塞和亲之前,曾回故乡省亲,她路过溪边,在溪流中洗脸时,将一串珍珠失落其中,从此,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芳香扑鼻,故名香溪。为香溪河发源地。源头为一水潭,水质极佳,含有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相传为神农氏洗药池,得神农百药之精华,受天地日月之灵气,唐代茶圣陆羽曾把此水列为天下第十四泉。源头古木参天,山花烂漫,沟谷中有巨大漂石,为古代冰川遗址。著名诗人徐迟题写“香溪源”于此。

    山是雄奇,水是灵秀,树是参天,鸟是啾鸣。山水间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奇花异草,让人流连忘返。雨雾夹杂着寒风不时袭来,让人打着寒颤。行走间,我不停的用脚踢踢石块,尤其是静卧的方方正正的大石块,狠命的踢几下,旁人不解的看着,我却偷偷的笑着,笑我童年的愚痴,或是那些像石块的乌龟早已被有人惊起,桃之夭夭了。

    其实,我们真的发现了什么秘密,可能是人类对这块净地的惊扰,那天下十四泉似乎已经干涸,这潺潺流水应该是人工所为,那从山下蜿蜒上来的粗大的水管就是证据,这泉水已非自然天成,我的香溪源已经不再流淌。

    很快,我们便参观完这香溪河的源头,要是昭君魂归故里,也只有将就着在这自来水里洗把脸,如果万幸,她再抛下一串珍珠,会让香溪源头再流出泊泊的清泉。只是这人工的泉水神农氏再也难于洗出包治百病的好药材了。

    快出得山门,还真的触摸到一股清泉,景区工作人员将它用粗大的楠竹引到门口,推动巨大的水车供游人参观,真是可惜了这一股清泉,我赶忙俯下去,掬起一抔泉水,吸入口中,清甜的,沁人肺腑,摸一把在脸上,彻骨的清凉,润润的滑滑的,周边的游人跟着效仿。哈哈,该不会洗出昭君般的美貌吧!

    看时间,还刚过四点钟,同伴提议,就近还看一个景点吧。于是,我们乘车顺209国道下行,车过木鱼镇,来到一片开阔地,远远望去,一个用猿人形象制作的山门,高大的巨石上书“官门山”等到走近山门,才发现是用野人形象制成的山门,看了景区简介,再看看时间,也只有走马观花了。要是运气好说不定会碰上一个野人,当然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官门山其实是一个生态科普景区,位于木鱼镇官门山,属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是神农架重要景区和绝版景区,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景区由两条道路一条河流贯穿始终,河两侧山峰林立,林木葱郁、遮天蔽日,河内流水潺潺、终年不断。全长8km。沿线有典型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神农架群地质剖面、古老的叠层石、秀美的龙头寨、奇特的地下暗河等自然景观;有野人雕塑——母爱、生物多样性实验室、自然生态博物馆、古生茶园、民居、国际友谊园、中国交通林、中国自然保护区联盟林、名人名树区等人文景点9处;有兰科植物园、腊梅园、杜鹃园、神农药园、蔷薇园、樟树园、沧桑园、红枫园、百果园等珍稀植物保护园9处;有大鲵、梅花鹿、蛇、雉类、中蜂等野生动物乐园5处。有4d科普电影院。

    莫姐已经打来电话,说晚餐已经准备好,我们只有草草的穿越野人洞,远眺大鲵园,赶上最后一趟4d电影神龙架上,感受了一把4d的效果,也感受了神龙架千万年的沧桑巨变和神秘、雄奇的野人之谜、白化动物之谜以及千千万万个未解之谜,只是没看见会跑的石头之谜。匆匆向山门出发,赶回莫姐家,已是近黄昏,一抹晚霞挂在天边久久不愿散去,从神农顶上下来的客人一拨接一拨的来到莫姐的旅店,在长长的木制长廊里,摆满近十桌餐桌,客人们在美美的享受神龙架的美食,熏腊肉、膀蹄;山野菜、冷水鱼;林鸡、烤山羊;各种山菌、野果,同时也欣赏漫山遍野的美景。主人为我们摆上满满一桌,我看着在山下忙碌的熊大哥,说还是等熊大哥回来一起吃吧。

    忙完了鸡、羊的熊大哥,热情的来到餐桌,拿出陈年美酒,一行人均不胜酒力婉拒,主人换上一坛黄酒,我们美美的喝上两碗,就着香喷喷的美食,拉着家常,感叹主人背井离乡创业的毅力。晚霞依依不舍的没入群山,我们来到莫姐邻家的旅馆住宿,这真是人间仙境,虽是炎炎夏日,还要盖上厚厚的棉被,更不见讨厌的蚊子,伴着漫山的茶香和不时鸣啾的杜鹃、黄鹂的叫声,在这方神灵之地进入梦乡。

    3。圆梦

    6月23日的早晨,太阳是从山下升起的,这应该是平生第一次俯看日出。雾气在微风中散去,山雀比雄鸡叫的更早、更欢快。209国道已是车水马龙。收拾好行囊,走出旅店,一个寒颤,原来出行时犯了大忌,忘了带御寒的衣服。莫姐已经等候在门口,给两位女性准备了外套,几个大男人只好强作坚强,穿着短袖准备向神龙顶进发。

    莫姐端出丰盛的早餐,媳妇小乔正联系她妹妹。原来小乔的妹妹也是导游,今天正好带团上神龙顶,所以答应一并把我们捎上,帮助我们购票,引导我们进入神龙顶景区游览。吃罢早饭,小乔的妹妹带着旅行团来到驻地,小乔简单交待后,我们便驾车随小乔妹妹的旅行车向山顶进发,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蜿蜒盘旋,海拔越来越高,一座座山峰被踩在脚下,眺望窗外,山峦叠嶂,一峰奇过一峰,哪一座是梦中的神龙顶呢?那海拔3105米的高度该是伟丈夫吧?野人可安好?或许会碰上山石般的大乌龟吧?儿时的梦一幕幕在眼前闪现。很快,车开进了神龙顶景区大门广场,小乔妹妹帮我们买好门票,引导我们进了景区大巴。神龙顶景区有五、六个景点捆绑在一起,大巴先将游客带到最远处板壁岩石林景点。这里海拔2900多米,是典型的高山草甸和石漠化地貌,没有张家界、云南石林那样大面积的石林景观,但也别有一番风味。石林隐现于箭竹林和巴山冷杉林中,峭似板壁,多草甸、箭竹、高山杜鹃。多次发现野人的毛发、粪便、脚印。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与生物多样性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景点。

    让我感兴趣的是那生长在高海拔、低气温条件下的巴山冷杉,一棵棵高大挺拔、直插云霄。皮白白细细的,枝叶沧桑,但一直向上、向云端,挣脱藤蔓的缠绕和束缚。随便端详一棵,都是上百年生命历程,它们是靠什么在这艰苦的环境里傲立数百个春秋,而且始终充满勃勃生机呢?我寻思着。

    一群群游客在草甸里嬉戏,一个个导游将一颗颗石头讲的活灵活现,将这些冰冷的奇石赋予生命的含义,什么生命柱啊,万马奔腾啊,孔雀石啊,好像是咱们中国山水旅游景点的共性。在景点的尽头,倒是没有命名的两块奇石让我思绪万千,这两块石头凑在一起,和越南下龙湾海上的斗鸡石如同孪生兄弟,一个在南海,一个在神龙顶,是巧合还是鬼使神差呢?

    下一站,来到观景平台,这里海拔近3000米,可以远眺神龙顶。在观景平台设置的引导牌前,我按图索骥,终于掀开神龙顶那神秘的面纱,那海拔3105米的高度,不像伟丈夫,她横卧在群山之巅,倒像是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灵秀、柔美、静谧。并没有炫耀自己是华中第一峰,更没有显摆自己是华中屋脊。

    旅行车向山下疾驰,来到一处叫风景垭的景点。风景垭又名“巴东垭”在神农架主峰西侧。最高处海拔2950米,有“神农第一顶”之誉。峰奇谷秀,多彩诱人,为神农架主要风景区之一。该处的景观特色就是峰奇谷秀,站在垭口极目四眺,只见山峦起伏,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丽。

    峡谷内怪石累累,曲峰丛丛,有的盘结曲扭,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傲骨嶙绚,有的遮崖蔽天,或若袅娜少女,或若龙钟老人,或若铁塔昂举,或若冷剑劈空,光怪陆离,不可名状。

    从垭底至近顶,条梁耸翠,涧谷含幽,小径回旋,山花遍缀,葱茏树木间以青藤缠绕,潺潺泉声伴以唧唧鸟鸣,尤其是突横之飞壁,乍陈之危崖,皆挂铺满地松柏,棵棵展伞,密挤一片,宛若绿色绒缦,迎风摇曳,似乎崖壁在飞舞。悦目爽耳,妙趣横生。登临崖顶,环顾四周,千峰竞峭,万嶂争拔,龙腾蛟升,冲霄凌汉,高低森林,起伏碧连,若沧海巨涛,滚涌天际。

    断壁间,百丈瀑布,几如银丝飘垂,稍远处,浩瀚长江,恍若一带飘动。山峦、密林、流水时而滴苍飞翠,时而融金耀彩,时而裹雾笼烟,时而披纱缠云,其景象万千。

    这个垭口更是神龙架大气南北贯通的重要通道。

    参观完风景垭,该向神龙顶进发了。不到十分钟的车程,旅行车便开进神龙顶景区山脚下广场,已是中午时分,莫姐打来电话,询问都到了什么地方,出了山门就回电话,好安排午饭。听随车导游介绍,登神龙顶要爬2999级台阶,身体强壮者来回要3个多小时,如果打算在山上住宿,大家吃饱喝好后可以上山。看来我们只有在山脚下顶礼膜拜了。在山脚下,我久久伫立,仰视这秀美的峰顶,我跨越过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口,翻越过海拔5030米的冈巴拉山口,可这眼前海拔3105米的高度,让我低下了头,(其实相对高度就几百米了)。和同伴商量,最后放弃了登顶计划,后面还有两个景点,只好草草看过,真是走马观花了。快下午两点了,旅行车在群山中盘旋下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在两边疾闪而过,没有野人的踪迹,没有会跑的石头,但这满眼风景还是让人流连忘返。一出山门,马上给莫姐回电话,汽车向莫姐家疾驰,一路上默默的念叨着:“再见,神龙顶!再见,野人、石龟!”

    莫姐已将丰盛的午饭摆上餐桌,我们也没有多少客气,便狼吞虎咽起来,大半天的行程,其实早已饥肠辘辘。吃饭间,山间雷声隆隆,乌云骤起,刹那间暴雨倾盆,让我担心回程的道路会很艰难。莫姐说:“这山里一天四季,雨来得快走得也快,不过,来一趟不容易,再住一个晚上明天走”主人真诚的挽留我们,使我们更不好意思,晚上已经约好了兴山县城的同学,便坚持要走。人生四大喜,他乡遇故人是其一,打扰了莫姐近两天,人家硬是不要饭钱,实在过意不去,好歹进山时带了点家乡的特产,算是还人家一个人情。

    依依不舍作别莫姐一家,也作别这美丽的神龙顶,我们踏上返程的道路,真应了莫姐的话,这雨来得快走得也快,还没过木鱼镇,天就放晴。同伴还没过足瘾,提议在到神龙坛一游,其实这是一个人造景点,据说里面有一棵千年水杉王,来了一趟,算是还愿,还是决定进去看看。

    神农坛位于神农架香溪源风景区西南部,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遗存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灵气,容百川之秀丽。

    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中间草坪和两旁的墀阶具有我国皇家建筑风格。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是阳数之首,与汉字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之意,故两边墀阶全是9的倍数。每边的墀阶有243步,从下往上分解开来为9步、72步、63步、54步、45步。墀阶下面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和香炉,每位炎黄子孙即可在此祭拜先祖,祈求庇佑。

    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我们虔诚拜谒了神农氏,敲响了祭祀的钟鼓,或许这是祭祀的地方,与西安古城的钟鼓楼不一样,一改晨钟暮鼓的习俗,只要上了香、捐了款、许了愿都可以敲响钟鼓,难怪有人说这里的祭祀变了味。我以为,一种民俗如果带有太多的敛财目的,是一种低俗,可这种情况在当今中国的旅游景点比比皆是,又作何解释呢?

    算是最后的作别,我们离开了神龙坛景区,离开了美丽的神龙架。车沿当阳河一路向回程疾驰,海拔在急速下降,一个40多年的梦今天圆了。

    2012年8月8日晨0点30分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