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铁板豆腐

闹花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当官哪有种地香最新章节!

    第二十一章

    第二天中午,唐文风用昨晚煮过的八爪鱼做了一大锅麻辣八爪鱼。

    一开始苗桂花他们都不好吃,说看着吓人。

    后来看唐文风和唐文祖吃的开心,这才试探着夹了一块。一吃之下,惊为天人。

    “没想到瞧着怪模怪样的,味道倒是不错。”苗桂花道。

    唐成河:“那是老七手艺好,又舍得下重料。”

    听他说起老七,苗桂花探头看了眼:“他这是在拨弄啥呢?”

    “说是要种野茴香,辣椒和玉米。”

    “就他昨天买回来的那些个?”

    “是。”唐成河咧了下嘴,“就那个野茴香,一两就要五十文,老贵了。”

    苗桂花听的抽气:“这是金子?”

    唐成河笑了:“那不能。金子可没这么便宜。”

    “算了算了,随他折腾去,反正是他自个儿挣的。”苗桂花不想多说,说多了心都感觉在滴血。

    “成,咱们也赶紧下地去。”

    育的秧苗可以拔出来插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抓紧时间插秧。

    唐文风将浮在水面上的辣椒籽和野茴香捞起来铺在笸箩里晒着,这些拿来用石臼捣碎了装起来。

    村里地方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前后两个院子。

    唐文风家也有。

    前面的院子是砌的泥墙,牲畜这些都关在前头,后面是用竹子围的篱笆,栽了好些菜。

    唐文风问唐成河要了一小块地,准备先试试看能不能种出来。如果可以,明年就能甩开膀子种了。

    玉米种子是直接点种的,辣椒籽和野茴香他准备像育猫草那样试试,看会不会出芽长苗。如果行得通,再移栽。

    地不大,还剩下很多干辣椒和野茴香,唐文风干脆全用石臼捣碎了。

    “阿嚏!”唐文风揉了揉鼻子。好像没闻到了,是真的有点呛鼻子。

    过了几日,秧苗插完后,唐文风又央着唐成河跑了一趟县城,去铁匠铺订了一块边缘高两指宽的铁板,还有两个巴掌大的扁平铲子。光是定金就给了二百文。

    约好三日后来取,唐文风和唐成河找了个面摊,准备吃了午饭再回去。

    “诶,听说没,梁家的大少爷在到处给他爹梁员外寻摸稀罕东西,还放出话来,只要有人献上的东西能入眼的,都给银子。”

    “怎的突然找起稀罕物了?”

    “你这消息不灵通啊,八月初五是梁员外五十大寿。宴请了好些人,听说县主簿都会去。”

    “那不还有好几个月吗?咋这时候就寻摸上了。”

    “说你脑子笨你还不乐意,这稀罕东西是一天两天能找到的?”

    唐文风仗着脸嫩,端着面碗凑过去,嘴甜的叫哥:“若是有那稀罕东西,要怎么拿去给梁少爷瞧?”

    说话的几人也没笑话他,毕竟他们也心痒痒的想挣这钱:“你要是有那稀罕东西,直接拿到梁记布庄,那是梁大少爷名下的产业,他偶尔会去瞧瞧,那儿的掌柜人也不错。要是你的东西成,就会直接给你银钱。”

    “谢谢几位大哥。”唐文风端着碗又坐了回去。

    唐成河:“老七,咱们庄户人家可没见过什么稀罕东西,你别动歪心思。”

    “我知,阿爹。”唐文风满脑子都是稀罕二字。

    唐成河知道小儿子有分寸,提醒过后便不再多说。

    从县城里回来后,一连四天,唐文风都往山里钻。

    唐成河倒是知道为何,但家里其他人不知道。每次看唐文风吃过饭就往外跑,皆是一头雾水。

    钻了四天树林子,唐文风终于找到自己想找的了。

    他们这里没有苹果,但是有一种和苹果长得很像的果子,当地人叫沙果。

    个头不大,和黑布林差不多,稍微大的了一两圈。成熟后红红黄黄的,颜色好看,味道也不错。

    清泉村山上的沙果树以前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突然变少了。现在要想找到,更是全靠运气。

    唐文风是在一个山凹凹里找到的,就两棵。瞧着长了不少年头,树干已经比碗粗了。

    茂密的枝叶间点缀着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和将开未开的小花。

    沙果的花苞是红色的,开后是白色,呈现淡淡红晕。

    唐文风这个心思不算细腻的都觉得怪好看的。

    找到想要找的东西后,唐文风这才想起自己忘了去县城铁匠铺取自己订的铁板。

    急吼吼回了家,才发现唐成河早就给他取回来了。

    唐文风狗腿地倒了碗白开水:“阿爹您辛苦了,喝水喝水。”

    唐成河哼了声:“一共三两四钱,记得还。”

    唐文风顿时苦着脸:“知道了。”唉,荷包瘪了不说,还负债了。

    看来铁板豆腐生意得尽快提上日程了。

    满脑子都是钱钱钱的唐文风第二天一早就去陈豆腐那儿花三文钱买了块豆腐。

    他不知道外头摆摊的怎么调的酱料,只知道肯定有孜然这些。所以干脆按照自己的理解来。

    将铁板放在炉子上,烧热后拿了个刷子刷上油,把切成小方块的豆腐小心放上去,一边煎一边刷着酱料。爆开的各种香料混合的香味冲击着在场人的鼻尖。

    咕咚。

    谁吞口水的声音大了点。

    “七叔,可以吃了吗?”唐书远和唐柳眼巴巴地瞧着。

    “马上。”唐文风将煎好的豆腐用扁平的铲子铲起来放到盘子上,撒上一撮葱花,“可以吃了。小心些啊,烫的很。”

    薄薄的一片豆腐被切成了九小块,刚好一人一块。

    看他们吹了吹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唐文风期待地问道。

    从来最为捧场的唐文祖用力点头:“好吃!”

    苗桂花他们也跟着点头,都说好吃。

    没有一个人说难吃,那就差不多稳了。

    “老七,你这个准备怎么卖?”老两口最关心这个。

    “三文钱一份。”唐文风指了指盘子。

    “这......这会不会太贵了?”一块豆腐才三文钱,这少说能切下来十份。

    “这些香料贵。不卖贵些,回不了本。”

    这一点唐成河最有发言权:“一两五十文呢。”

    苗桂花也想起了这一茬,突然就觉得不贵了。

    “娘,陈豆腐那儿能提前订豆腐吗?”唐文风问。

    “能。”苗桂花说,“村里有人办席都会提前和他家说。”

    “那先订个三十块豆腐。”

    “这么多?”

    唐文风:“卖不完咱们就自个儿吃。”

    苗桂花觉得手痒,咋那么想抽人呢。

    既然要开始卖铁板豆腐,就得把准备工作做好。

    唐文风带着家里几个小的,用浆糊糊了一百个油纸袋出来,还砍了竹子削细竹签子,方便人扎豆腐吃。

    隔天早上,唐文风和唐成河把摆摊需要的东西搬上骡车,去陈豆腐家取了昨天订的豆腐,哒哒哒的去了镇上。

    他们来的早,交了钱后,在集市找了个人来人往都会瞧见的好位置。

    一开始人少,唐文风便没动,只专心切着豆腐。

    等到太阳出来,人多起来后,唐文风挽起袖子,开始刷油煎豆腐。

    “什么这么香?”

    “不知道啊,从来没闻到过。”

    “哪儿飘来的?”

    刚进集市的几人闻着香味的来处找了过去。

    到了地方,已经看见前方摊子前围满了人。

    有人手里高高举着一个油纸袋,艰难的从人群里挤出来。

    “大兄弟,这儿卖的什么?”

    “叫什么铁板豆腐,三文钱一份,香的咧。”回答完,这买到铁板豆腐的人就急急忙忙走了。他得快点回家。那小老板说了,冷了就没那么吃了。他得赶紧回去让爹娘媳妇儿孩子尝尝。

    等终于轮到这闻香而来的几人站在摊子前时,面对的是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父子俩。

    “老板,你不卖了吗?”

    唐成河今天就负责收钱了,乐的嘴都快合不上了:“不好意思,卖完了。几位想吃,得等明日了。”

    几人不满:“你们这做的什么生意,有钱都不积极赚。”

    唐成河心想,谁不想赚钱,那不是没料到生意这么好,准备的豆腐少了嘛。

    “明日我们会多准备些。真是不好意思。”

    没有买到铁板豆腐,几人扫兴离去。

    回去的路上,唐文风道:“爹,明天得麻烦您去水云县一趟了。要是接下来的生意都不错,香料用不了多久。”

    唐成河一听,哪有不同意的:“成,明天爹就走一趟。不过你这边谁过来?”

    “我问潘叔借下驴车,让大哥陪我过来。”其实唐文风心里有个打算,就是以后把这个铁板豆腐的生意交给大哥两口子做。他就拿个分成。

    毕竟以后他上学了,没时间摆摊了。

    想了会儿,他把这个打算说了出来。

    “给你大哥两口子?”唐成河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家里孩子互帮互助是他们这些做父母的最想看见的,“你可想好了,这生意即便不会每天这么好,也不会差。这可比在地里刨食儿强。”

    唐文风掂了掂钱袋子:“想好了。我还怕大哥大嫂觉得我什么也不干还拿分成是占便宜了。”

    “那不能。你大哥大嫂都不是这种人。”对于这点,唐成河是有信心的。当然,换成老二那两口子,他就不敢说这话了。

    父子俩商量好,决定等唐文风去上学后,才把这事告诉老大两口子,这段时间就让他们先跟着跑一跑,看一看。

    这铁板豆腐做法简单,最重要的是酱料。只要酱料的秘方不外露,哪怕有人学着卖,他们也是半点不虚的。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月。

    这些日子下来,因为新鲜感,铁板豆腐每日能赚二到三百文。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简直是暴利。

    不知惹来多少人眼红。

    期间不出所料的有人跟风卖铁板豆腐,但是做不出来他们这味儿,卖了没两天就没来了。

    每日的进账让唐家人乐不可支,但随之而来一个大烦恼。

    那就是陈豆腐家不愿意卖豆腐给他们了。

    准是谁把唐文风在镇上卖铁板豆腐的事说了,反正苗桂花去订豆腐的时候,陈豆腐两口子说不卖给他们家了,除非他们家肯出二十文一块豆腐,还酸里酸气的说借着他们家的豆腐赚黑心钱。

    他们是真的酸的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们家一块豆腐才卖三文钱,唐家的转手一卖就是三十文。

    听到这个消息时,陈豆腐两口子只觉得嘴里都是酸味。

    这钱要是他们的该多好。

    苗桂花也没纠缠,你不卖就不卖,老娘还不信找不到第二家卖豆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