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传说的月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传说的月亮文集最新章节!

    我的父亲今年刚好六十岁,母亲比他小一岁,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勤劳善良,一生都在为生活忙碌着,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歇下来。

    他们相互帮助,自食其力,身体一直都很好,这是让我们宽心的事,他们过得好,我们也相对轻松些。

    他们是一个乡的,土生土长的乡里人,两村隔着高山与河水。父亲原先当过几年民办教师,后来招工走出了大山,也带着我们全家远离了亲人,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

    他们都是家中的老大,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父亲年轻的时候有些英俊,母亲留有一头乌黑的大辫子。听说他们是经本村的姨外婆说媒认识的,那一次的说和,就这么风风雨雨地走了快一辈子。

    他们这一辈子真不容易,那时候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家中可谓一贫如洗,况且孩子又多,仅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是很困难的。

    母亲虽然是家中唯一的女子,也十分贤慧,和父亲一样能吃苦。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们勤俭节约,开荒种地,很多日子以吃咸菜、小菜为主,硬是咬着牙度过了艰苦的年月。

    父亲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会做家具,懂电工,写一手好字等。他做过推土机驾驶员,后来一直做汽车修理车,这个工作又脏又累,他总穿着那件褪了色的工衣,黄色的工鞋,人显得又瘦又老。他们做事勤勤恳恳,一周只休息一天,难得休息,不是帮母亲劳作就是忙家务事。

    母亲的家属队劳动更苦,出一天工得一份钱,她们种油菜,种水稻,种蔬菜等,历经风吹日晒,皮肤黝黑,不到天黑不回家。我是家中的长女,不得不做一些家务,管好弟妹。

    那时很多人家还没有电视,就是有也是小小的黑白电视,兴看露天电影,往往电影要开演了他们还没有回来,我只好带着弟妹们随便吃点饭先去。

    我也帮他们一起锄地、插秧,捡花生、黄豆,挑水做饭等,的确非常辛苦,我从那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苦日子过得倒也快。

    如今我们也磨大了,他们也老了,我更加理解了他们。他们比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差远了,他们从小吃苦,到老也是。

    父亲退休已经快十年了,这几个里,先后到北京、襄樊等地打过工。有一回到北京打工,把母亲也接去玩了一趟,临走,我塞给母亲五百元,让她随便用。没有想到他们回来时给我们的礼物大大超出了这价钱。他们给我们几姊妹一人带了一件皮衣,我的是朱红色,妹妹的是墨绿色,弟弟的是棕色,还给我岁把大的孩子买了一百元多的新棉袄,给母亲买了一对金耳环等物。我知道他挣点钱不容易,老年人买衣服的眼力也不合我们的心,只是不好直说,就对他说:下回出去别乱买东西了,我们都有衣服穿。还好,后来因为带孙儿、孙女,他就一直在家,顺带着的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

    我的母亲是传统的妇女,总爱挖些自留地,种上时令小菜。我们上班的地方离娘家近,她会隔三岔五地送来辣椒,豇豆等小菜,让同事们羡慕不已,直夸:你真有福气,你的母亲真好。是的,她真好,我们才无后顾之忧,她把我们带大,又默默无闻地帮我们带孩子,送菜等,总是让我感动。

    她不用再种大田了,人也舒服了许多,不必再顶风冒雪地奔波,可能她做事做惯了,怎么劝说总也不肯闲下来。

    每天大清早就骑自行车去了菜地,忙乎她的菜园子,羞愧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去过,还不如小时候。人啊,就是这样,条件越好越变得有些懒惰,和母亲相比,真是惭愧。

    母亲这几年最喜欢秋天,秋天总会有收获。附近的农民丰收了,和她一样呆在家的阿姨们可是高兴着哩,人家收花生、稻子、黄豆等,她们就相约去捡。农民的田园很大,自己收庄稼忙不过来,看到她们的到来,不知道有多高兴,主动请她们帮忙收,讲好帮一天忙送七十斤稻谷,还管一餐午饭,互利互慧啊!

    父亲那天打来电话,说母亲种了很多辣椒要不要,我说:要啊。

    父亲下午就背来半袋子红辣椒,一路走来,汗水直流。闲聊了一会,他说:你母亲又去捡稻谷了,她今年捡得多,加上帮人打工,家里共有七八百斤稻子。我听了暗暗高兴,随口说:嗯,不错啊,这些年,我们有钱也难得买到新米,新米的味道真好。

    没有想到第二天,父亲又来了,扛来了六十多斤新加工的大米,显然汗流浃背,我忙递给他一杯温水和毛巾。这老人也是,从车站到我家还有五十多米远,一路扛着多不易啊。我就说他:真是的,打个电话,我们自己要台车去拿多好。他连擦汗水边说:不累,轻得很。我用手拎了拎那袋大米,沉沉的,不累才怪!

    我让他就在我家吃晚饭,他说:不了,还要上托儿所接外孙女。望着他瘦小的背影,突然感觉视线有些模糊。

    秋天,丰收的季节,看着我的父母跟着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也跟着喜滋滋的,暗祝他们日子过得充实,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