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心情

白色恋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白色恋人文集最新章节!

    不知不觉,岁月已经跟随自己来到了一个象牙塔。宏伟的殿堂掩盖不了沉沦的气息,华丽的外观遮挡不住窒息的真空。在安农,我尽量将自己打扮地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以掩藏自己的才华与颓废的情绪,以免影响太多的人群,也为了充实丰富自己,将来的某天,我浮出文坛地平线之时,人们不会遗憾自己曾经错失过一位高傲孤僻的文学天才。无聊且烦闷时刻写下的笔记,藉以给人们一点留念。     一

    自从来到安农,我的心总是不舒服,似乎每天都是在空虚中度过。虽然每天有大量的基础课程要学,但自己却又不甘心整天泡在枯燥无味的课内。大学时代,如果像现在这样度过,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呀!到底有什么值得年轻人去做的呢?    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或者去学计算机,或者打工,或者也许能够增长更多的知识。但以后怎么办呀?走上社会的你,也许会发现自己一无所能。这是谁的错误?    这让我想起了一篇文章。那是一位父亲写的有关于他的儿子在美国受教育的情况。小学生就自己写长篇论文,涉及到的范围也大得很,需要的资料自己去寻找。他们的课堂表现得轻松,充满乐趣。虽然没有学到那些被中国教育家认为重要的知识,却学到了中国人忽视的实践和生活能力。他们的后备力量明显优于我们。我们的学生每天被一大堆的练习题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何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呢?

    可以从报纸上看到:中国学生的理论课成绩非常优秀,可是实验水平却比不上别人。这个现实是中国教育制度不健全的真实反映。我们每天都陶醉于参加国际性大赛获胜的光环中,却忘了后来的天才们的无所做为和充满无奈。他们何时才会明白过来呢:实践能力是应摆在第一位的。中国教育制度充满陷阱,却无人去埋掉这个阱,好让后来人走上平坦大道。接受中国式教育的人多半浪费了青春,他们付出的不少,可收获并不多。原因何在?遗憾何在?

    谁能帮助中国的学生,救救他们?

    二    很小的时候,我就与作弊有缘了。它伴随着我度过无数考试的日子。因此,对于作弊,我和它有了深厚的感情。它,我决不轻言放弃。    作弊,对于许多人,特别是那些貌似君子的人,是耻于启齿的。他们看不起作弊,认为那是无学不术的人才用的,是卑鄙的手段。他们或者作弊了,但是从不肯承认,这有损他们的人格。我却不以为然。我从来作弊都是承认的。我也从不学那狗屁课本。那教科书其实并没有多少值得你去学的。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课本上,那就等于白白耗费了你的青春年华。青春经不起蹉跎啊。回想起以前的那些认真读书的年纪,我觉得后悔和惋惜。那是在扼杀人的创造力的体制下的一种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应该培养人的独立人格的。而教科书上没有这些。整本教科书上写满仁义道德,我看那些作者就没有多少道德和仁义。    当然,我是幸运的。我一不小心就考上了大学。却也酿成了“千古恨”我不知是否有挽救的余地?我一贯坚持的作弊,有很多时候也会“阴沟翻船”因此,在学校里我被逼到了退学的边缘。这是一种无法忍受和说出的痛 。我多么想退学了之,但想起多少朋友对我的殷切希望和双亲的厚爱,我只好忍着伤痛,我无法打退堂鼓。因此,我在狼狈地混着,艰难且痛苦。    我的这种景况,很大原因上是作弊造成的。但路是由自己来走的。我对我自己选的这条路,还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在一定的时期里,所谓的对或错都只是相对而言的。作弊对于我来说,是无罪的。我选择了它,的确有我懒惰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想彻底地反抗这扼杀人的体制。当然,我不是教所有的学生都作弊,他们学不了。并且也未必愿意。这只是我一个人的背叛罢了。    以后,我是否会放弃?我相信我不会的。我是一个从骨子里讨厌读书(教科书)的人,因此,只要有考试,我就不会放弃作弊。至少在现在看来,我是不可能放弃的。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把我的求学考试的这种手段说出来给大家听一下罢了。当然,我会听到太多的批评和谴责,这我早已料到了。我的这种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都是你的神圣的权利。”

    三

    教育是社会的未来。每一个人应该都是这样认为的吧,我也毫不例外。在中国社会,教育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作一次短暂的历史回顾。

    从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到近代的学校和应试教育,随着社会的一个跃进,教育也跟随着跃进了。历史上的科举,弊大于利,这是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因而看得比较清楚。而对于现代的教育模式,我们似乎看不到其中的弊和利,或者看到了,无法说出来。

    现代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利和弊,不是一篇小文章能够说得清楚的。我只是试图说出这种现状罢了。而有些人在高喊的素质教育,也看不到踪影。这正是悲哀的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

    首先来看一下教育的手段。主要手段是通过老师传授,学生听课,这种手段实在是太愚蠢了。当然,不是说老师水平不行,或者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硬邦邦的填鸭式的传授,有哪一个学生能够有兴趣去学呢?许多优秀的成绩好的学生只是逼于无奈才会接受这种压抑性极强的教育方法。太多的很有天赋的学生也因此而埋没了自己的天才。许多不愿受到压抑的学生的下场也是可以预见:有的上不了大学深造,有的被迫中途退学,等等。这种教育的要害已经广泛流行于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中。

    再看一下教育内容。课本上的知识根本不能叫知识,那只能叫字。我们的教育界的确没有人才,不然他们怎么会编出这样超级劣质的课本,叫我们可怜的学生去学这种垃圾。

    能够对这种课本模式作出反应的,我知道有个叫莫昌嘉的,他主张要进行创新教育,因为这才是未来世界教育的趋势。因为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做出创新的成就来。我很欣赏他的看法,中国教育的方式必须尝试改革,照目前的模式发展下去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教育的环境。目前中国教育的环境——学校,已经跟市场差不多了,也跟上了市场经济步伐。在学校里,商店丝毫不比外面社会上的商店逊色多少。这也是可悲的。把学校变成市场,是中国教育体制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角。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生不准出去买东西,只能在学校里消费,很有保护地方主义的那种味道。不知道哪个国家会跟中国学校比较一下?

    教育的结果是很不错的。学校里的斗殴事件比中国人口还多,中国学生杀父母的事件也不少。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比奥运健儿获得的还要多,只是这样的高才生最后都沦为平庸的大多数了。诺贝尔奖在哪里,伟大的科学家在哪里,你们怎么不说话了,我想你们呀!

    面对如此沉重的现实,我的心一直不能释怀,我的心感到从未有过的悲哀。当然,造成这种悲哀的局面,来自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因素,不能将此责任完全推在教育界人士身上。但是,身为教育界人士,却没有看到有人提出改革,这太不应该了吧。倒是有许多不是教育界的人士对中国教育现状表示了担忧,也提出了很有益的建议,可惜,到目前为止,也未看到教育高层有关进行改革的决定。因此,绝对有理由对中国社会的未来感到悲观失望。

    当各行各业都在加大马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时候,我看到教育界的徘徊不前和昏睡。其实,目前的教育更象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头正在熟睡的雄狮。它需要有人把它从睡梦中敲醒,然后才能向前走。我不知何时这位英雄会从天而降,我只能祈祷,祈求这位英雄的来临。

    悲哀的中国学生在接受悲哀的中国模式教育,谁能救救处于水深火热和堕落中的他们?    四

    我常常感觉到孤独。于是,我埋头进李敖的世界,或者翻看余杰的书,当然,还有许知远的也不错。我兴奋,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会感到很充实与开朗。而孤独也会离我远去。但在我的周围,有这么的一个群体,不能够说他们孤独,因为他们毕竟有一大群人在。而我却想说,他们实际上是很无聊的一个群体。

    我竟然从来都不知道,自己从前曾经也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每天都无所事事的样子,像是装酷给别人看似的。太阳爬起来时,别的很有创造精神与学习力量的同学早早地坐在了教室里,听那些教授们上课。其实,大多数人是不喜欢到那样的环境中去的,哎,出于无奈,也很无聊。而我却极少跨步到教室去,我认为那是毁灭人性的场所,那不是我应该去的地方。我认为,自己必须创造出全新的生活,一个别人不愿意过的,我必须去过的生活。

    于是,当别人都过那种无聊而又乏味的生活时,我感觉到自己的充满活力与执着与顽固之间的交锋开火,那种滋味只有我才能够享受得到。我不愿过那无聊跟无精打采的平庸,于是,我依然拒绝别人的开导与关心爱护。那对我来说,太过于难受和不可面对。

    那种无聊的,颓废的,褪色与沉沦的生活,我无声地从此跟它们道别。而那个群体还在照样嘻嘻哈哈、碌碌无为地堕落与窒息,也许他们有一天可以写出一部更大的彷徨,那也许是很畅销的。而如果要出版呐喊,我猜想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没有呐喊的亲身感应,那能有经典的名著?

    那些感觉不到无聊的人们,每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准会一觉醒来就已经太阳高高挂在当空了。我常常叹息,浪费那些多的时间在梦中,终归是不太划算的,人生能有几回拼呢?此时不拼还待何时?经典的俗语我们都不少读,可我们有谁真正领悟与珍惜?

    我很想劝告他们,也跟我一样,看点文学书,既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又可以陶冶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我一直就认为,文学就是要能真切地反映生活中的美丽与丑陋,且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作品现在应该是不算少的。当然在我的周围也有些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很是迷恋,可惜没有留下思考的文字,也懒得写点文章。可我就是喜欢写点文章,却又对那些大部头的著作极为头痛,并没有能汲取其中之精华,去其中之糟粕,真乃无奈之极。我只是喜欢读那些杂文随笔之类的,那样的文章才不会花我太多的时间。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对于文学根本没有一点天赋或者半点兴趣都没有,你也不能逼着人家去当作家吧!那么,我也就不强求了,但他们的无聊仍然令我心有余辜,他们除了喜欢一觉到中午外,没有别的其他的有点意义的事情可做了,中午除了上网聊天,或者玩游戏,像什么帝国之类的游戏,他们如数家珍,技术更是胜人一筹。我不禁感叹与隐痛,如果他们如此用功学习或者对待别的事情,那不就发达了吗?遗憾?可惜?哎!

    这个大群体下午又要去见周公了,或者出现在球场上,要不还是呆的寝室里疯狂他的帝国之旅,而在晚上更是令人有点愤怒。晚上大家差不多都要彻底放松一下劳累的身体与精神,而这个大群体还是喜欢聊天,白天到网上聊得不过瘾,夜里还要在寝室里聊个天翻地覆,狂风乱吹也誓不罢休,真是厉害。一天的光景就如此这般的枉度了“生命诚可贵,聊天价更高”?

    我以前的这种迷茫,在激情的呼唤下,在成功欲望的不断打击中,便得到了改观,我不再沉没于无聊与堕落中,我让自己的天赋跟灵气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解脱,我只是要证明我不是无聊的一分子,我是要呐喊的。而他们那个无聊的大群体,面对此,我最多只能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