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想吃烤馒头

飞焰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吃货穿越记最新章节!

    梨花岭往梨花村是条整齐平顺的大路。还没走进村子,路边有个拄拐的陀背老妪沿着树荫似在散步,远远地就和面儿打招呼“姑娘急匆匆的去哪?”

    “我去青河县。”路上听刘二娃介绍了很多,梨花村的民风就是如此热情。

    老妪看看天色已近黄昏,摇头道“那可不成。你去我们村里借宿一晚,明晨再走,走得快,明下午就能到青河县。”

    “烦婆婆引荐一下,看看哪家可以借宿?”面儿向她作个揖,大方地道。

    “你若不嫌弃,去我家吧。只是我家的屋子破旧,又有些小。不过空房间倒是有一个。”

    “婆婆贵姓?”

    “我姓黄。”

    “那就搅扰黄婆婆了。”

    顺利地借到宿,面儿的确需要歇一下了。

    梨花村有十几户人家,常有过路的人借宿的事,黄婆婆的儿子去了外地做工,她做不动重活了,便天天在村口徘徊,若有遇上过路要借宿,不是极讲究的,便请回她家,通常借宿的人,次日走时都会给点铜钱她。

    面儿跟着她进了村头的一座小院子,的确很破旧,正面有三间旧瓦房,旁边搭的茅屋草顶都垮下来不少,黄婆婆不好意思的指着茅屋道“等我儿回来,让他修一修。”

    面儿笑一笑,只要能够遮蔽风雨就可以了,再说她有极乐洞天可以去,而且有四个黑馒头。借个宿,只是方便些,不用在野外出没。

    黄婆婆把她带进左面一间小瓦房“你晚上就住这里吧,桌上有灯和火引。我去给你端点粥来。”

    屋里只有一张旧床,一个裂开的木桌,和一个半人多高的小柜子。

    面儿担心黄婆婆的行动不便,把布包放到床上,主动道:“我跟你过去吃吧。”

    黄婆婆不好意思地笑道:“也好。”

    中间的瓦房是客厅兼饭厅,虽然黄婆婆家的屋子旧,不过还是不错有三间瓦房,每间有近十二三平米大,比现代人的平均居住面积大很多了,而且院子里种有不少树木,只是建筑陈旧些而已。

    黄婆中午煮好的稀饭,还有两大碗放在桌上。许是一方风俗,桌上也摆着半盘新鲜的腌黄瓜,和半盘清炒苦瓜,应是她中午吃剩下的。这稀饭作的堪称稀饭,连人影子都照得出来。黄婆婆做的腌黄瓜可不象刘大婶作的那么好吃,甚至有一点点怪怪的难吃。

    面儿把一碗稀饭当水喝了,反正天热,多喝点水没关系。吃了饭,面儿从腰间的钱袋下里取出十文钱,放在桌上“黄婆婆,我出门也没什么盘缠,这几文钱,算我的借宿费。”

    黄婆婆客气着,眼睛里却闪过一缕高兴,人家都是是走时给她点钱,这姑娘一来就先给她钱,不好意思地道:“明晨我给你煮荷包蛋。”

    面儿笑一笑“有热水吗?我洗个脸脚,想歇息了,今天走了很多路,脚有些疼。”

    “有,有。”黄婆婆数了数有十文,小姑娘出手还算可以。连忙带着她去象危房一般的草房里取热水。

    虽然草房顶象要垮了,可是粗糙的石墙和柱头很结实,面儿只是想几下洗了,进屋关起来,然后进极乐洞天去放松放松。在外面洗,是洗给人家看的,吃也是吃给人家看的。

    她要进极乐洞天烤馒头吃,和洗澡呢。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面儿便进房里,关上门,横上栓,抱着那几个馒头进了极乐洞天里。外面的天色已是黄昏,里面还阳光明媚,象永不会天黑。也不知刘家两兄弟走到哪了,面儿算着,如是他们走得快,到天黑完时,应该刚刚出龙虎滩吧?

    黄婆婆的稀饭根本就填不饱肚子,面儿把馒头包抱进超级大厨房里,挑了一个白玉质的盘子,装好馒头,这瓷器白莹莹的,看着很管钱呢。面儿小心地摸着盘子的边缘,好冰凉光滑哟,不知在现代能卖多少钱一个。不过,极乐洞天这么神奇,她才不会为了钱卖里面的东西呢。

    面儿要烤馒头片了。

    极乐洞天里最多的就是各种香料和调料植物。凭着良好的味觉,前世认得些寻常的植物,顺利找到带胡椒香的鼠尾果,带辣味的茱萸,还有带辛香味的川芎,姜、甘草、茴香、芥、?、蒜、梅、孜然、茉莉、豆蔻简直有几十种的佐料,感觉比现代的还丰富。

    得作个较长的计划,每一样佐料都制一玉石碗,以后好进来作美食呢。

    哈哈好奢侈呀,偶可是古玉碗装佐料哦。

    而且俺的菜板、小石?兜鹊榷际茄竦挠裰剩?袷?饣?植煌滴丁6?稹14?8?湍酒鳎?菀妆桓?葱?p>  吃货的味觉和嗅觉天生灵敏,涉及到吃的事,脑子也格外灵活,花了两个时辰,便有面儿级别的辣子油、胡椒油、香油、蒜泥等等一大堆佐料和香料。

    可是有一样,却没有,盐呢,哪有盐呢。

    会不会有一种植物是咸的呢?

    面儿知道古代的盐都是海盐,好奇嘛,因为面儿真不知这世上有没有咸味的植物。跑进药房和种子房里去翻看那些分了类的标签,竟然从药房找到了咸味的小格子,可是格子里是空的。

    外间的木榻上不是有书吗?说不定有相关记载,还没看过那是些什么书呢。

    盘坐在木榻上,背后是一面星星窗子,正好可以光线充足的翻书。不过这些线装书,可不要是繁体的哦,繁体的笔画多,好难认。

    面儿仔细检查这一摞书,最上面是一本薄薄的乐,封面是篆写,翻了翻,薄薄的,里面是古琴谱,古代人很聪明,用的减字谱,这个面儿在现代见过,大学时有个同学爱好古琴,因此她知道怎么认减字谱,开篇便是一曲春,接着是夏、秋、冬,简直就是个四季集,每一曲都极短,只有三个小节。她同学说象这么短的曲,只能称为小引或者小词,连“吟”都算不上。

    再后来还有星辰日夜等一些有关自然的谱页。

    第二本是木经,内页用楷体记载“木经乃天地万木之总汇矣”

    此经厚厚的有五册,第一册几乎有半本都是植物分类及目录,跟种子房和药房里的分类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