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www.aslwx.com,最快更新白雪bx文集最新章节!
失去行动自由的病人,实在是没有很多的选择,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床上。如何打发充裕而又无聊的时光呢,唯有读书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一直喜欢这极富诗意的建筑格言。这是十九世纪德国大哲学家谢林说的一句建筑哲学格言。于是建筑是首哲理诗便成了我在床上的首选读物。此书作者是赵鑫珊,由百花出版社出版。也许因为没有了行动自由,才有了充分的耐心读49万字的长卷。
“爱,是一支射出去的箭。它是不顾一切的。”
“我因为爱建筑爱了许多年,爱得揪心揪肺,所以才决定拿起笔撰写这本书。――这是我写给“建筑世界”的一封公开的情书,非常长的一封情书,里面既有感情又有理智,但更多的是哲学,有关建筑世界的哲学思考。”这是作者在序论中开头的一段文字。因此,你不禁觉得他一定是个充满激情,心态尤为年轻的老学者。“一物能狂便少年”佩服。
作者因为爱建筑,爱建筑艺术,才成久了这本书。
全书分四个部分完成的:序论;飘忽思绪――我的建筑梦;建筑与时代――建筑是时代的衣装;建筑语言哲学――世界建筑逻辑结构和建筑世界哲学基础。其中350多幅精美的建筑图片,古典的世界建筑艺术精品带给你极大的视觉冲击。通过阅读,你还能分辨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古罗马式、英国哥特式、法国哥特式、古希腊式、中国式的不同立柱。
作者在1989――1993年,两次造访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和法国,还有波兰和前苏联。并重点考察了那些国家的建筑艺术传统。
因爱而欣赏,因欣赏而崇拜。尤其对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各种建筑,因其庄重、典雅并蕴含悠久历史文化记忆的建筑艺术,当然还包括我国的万里长城,他都崇拜,几近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于是,作者说:“西方古典建筑的圆形教堂常令我叹服。”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大量的意大利罗马风格,哥特式圆形穹顶建筑;伊斯兰教的圆形穹顶建筑;东正教的洋葱头形的圆形穹顶建筑的图片。
其中,作者对穹顶是半个椭圆的巴黎残废军人新教堂印象极为深刻,其结构非常有几何味,它是按严格几何定理设计的。于是他将这一庄严、挺拔的教堂比作全身洋溢着男性荷尔蒙的雄风。
作者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圆形穹顶建筑世界,其中以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代表作,看作是巴洛克建筑艺术的先驱,比作是一首千古绝唱的建筑哲理诗。
中国古建筑也有呈圆形结构的,比如天坛。
作者还运用自然学科来分析在其建筑中的应用,让读者认识到建筑学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其研究意义已经超过建筑学的本身。建筑是数学,因为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几何空间。建筑的形体美来源于数学的优美曲线:园,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建筑是四维空间艺术,即除高度、重量、造型外,还有时间。时间赋予建筑的魅力,往往是震撼人心的。
作者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贯穿了全书。
凡涉及到哲学思考的内容,人们总以为是玄而深奥的,费思量的。然而,此书其实不然,对建筑艺术一窍不通,对建筑哲学闻所未闻的读者也包括我而言,阅读此书并不是一件难事。这得感谢作者,他用自己的心血与激情撰写此书,一本通俗易懂的建筑哲理诗。作者并以此书献给每天晚上在屋子里进入梦乡的、广大非建筑专业的人们。
建筑哲学是什么?是触及建筑本质和有关大方向的思索。用作者的一句话可以具体说明:“建筑哲学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像屋子里的名贵波斯地毯倒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由此可知,高于物质的精神才是建筑哲学。建筑的最高本质是人、是人性。建筑是人性空间化的凝固。由此我们自然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如洞穴、茅屋、楼房、宫殿、教堂给人遮风挡雨、避暑挡寒、有的简陋、有的金碧辉煌,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建筑艺术品。
跟随作者的笔端,感受他坦露对建筑哲学的思考与激情,由此而激发自己对此书阅读的热情。终于在病床上读完这本49万字的书。
阅读此书,领略作者对建筑、建筑艺术、建筑哲学深入浅出地论说,有如引领自己徜徉在精美、典雅的建筑艺术的殿堂。
作者喜欢、偏爱、尤其欣赏和崇拜的是古希腊柱式、德国教堂尖顶的锐角三角形、清真寺或东正教的“洋葱头”大圆屋顶,还有本国的带山墙的江西民居等等。
这一点我与作者极为相似。
记得那年文友键盘从福建来武汉出差,我专门陪她逛武汉三镇,特别提醒她关注武汉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告诉她,这些建筑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记忆。这些百年不语的欧式建筑多耸立在汉口江滩与中山大道繁华地段,每当路过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还有,离儿时的家不足500米的汉口老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也是极为典雅的欧式风格的建筑,碧绿色的穹顶为东正教的风格,在蓝天的映衬下,有如美女般的迷人魅力。在漫漫的时光中,规模不大的老火车站已朝着历史的深处走去,但它的身姿依然挺拔坚固,它的存在已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
但随着深入的阅读,似乎觉得老学者的激情有些过头,尤其是对当今西方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缺乏包容的态度。他在书中说:“我无法接受当今西方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他走得太远、太异化了!”他还举例说明自己鲜明的观点:当代美国著名建筑师盖利的作品“美国中心”(1991――1994)巴黎。这种建筑设计是很任意的。其形象恰如重金属摇滚乐,它会打碎我心灵原先的宁静,甚至叫我不想活下去。
其实不同风格的建筑,为不同人群喜好,太正常不过了。大学者坦露自己鲜明观点也无可厚非,只是大可不必对不同风格的建筑师出言过甚。